“我們先走,讓他慢慢跟上來!”
“到了戰場,我倒要看看他有什麼能耐!”
說完,他一夾馬腹,帶著幾十個隨從衝出了城門。
......
東宮。
劉據看著探子送來的訊息,有些哭笑不得。
“三弟還真是急性子。”
“這麼急著走,是怕我搶了他的風頭嗎?”
楊洪在旁邊說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殿下,我們按原計劃,三天後再出發。”
“不急不慢,穩紮穩打。”
劉據點點頭:“先生說得對。”
“不過先生,你真的確定三弟會敗嗎?”
楊洪嘴角上揚:“殿下,您覺得,一個被合作伙伴要殺的人,心態會有多好?”
“一個心態不好的將軍,能打勝仗嗎?”
“而且......”他頓了頓。
“三皇子以為自己甩開了我們,實際上,他的一舉一動我們還不是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我們不僅知道他要做什麼,還可以在關鍵時刻給他‘幫助’。”
劉據終於明白了楊洪的意思。
這哪裡是讓三皇子出風頭,分明是要讓他徹底完蛋!
......
雁門關外,匈奴營地。
都尉王坐在大帳裡,正在聽手下彙報。
“王,漢軍派了兩個皇子來對付我們。”
“兩個皇子?”都尉王來了興趣。
“哪兩個?”
“太子劉據和三皇子劉旦。”
“哈哈哈!”都尉王大笑起來。
“漢武帝這是看不起我們嗎?派兩個娃娃來打仗?”
“王,我們要不要......”手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不急。”都尉王擺擺手。
“抓住一個漢朝皇子,比殺死十個漢朝將軍還有用。”
“傳令下去,準備設伏。”
“讓這兩個小皇子見識見識,草原雄鷹的厲害!”
......
五天後,雁門關前。
劉旦帶著隨從風塵僕僕的趕到了。
雁門關的守將是個叫李陵的年輕將軍,聽說三皇子到了,趕緊出來迎接。
“末將李陵,拜見三皇子殿下!”
“免禮!”劉旦一擺手,神氣的不行。
“李將軍,現在是什麼情況?”
“回殿下,匈奴都尉王帶了三千精騎,在關外二十里處紮營。”
“這幾天又燒了兩個村子,百姓好多都無家可歸了。”
“該死的匈奴!”劉旦拍案而起。
“李將軍,我們的兵馬什麼時候能到?”
“回殿下,大軍還在路上,要三天後才能到達。”
“三天?”劉旦皺起眉頭。
“太慢了!三天時間,匈奴人又要禍害多少百姓?”
李陵小心翼翼的說道:“殿下,末將建議等大軍到齊再行動。”
“三千匈奴騎兵不容小覷,我們雁門關只有一千守軍......”
“一千守軍怎麼了?”劉旦打斷了他。
“難道一千漢軍還打不過三千匈奴?”
“這......”李陵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理論上,一千守軍加上關隘之利,確實能對付三千騎兵。
但那是在防守的情況下。
如果主動出擊,勝算就沒了。
“李將軍,我問你,你可知道關外的百姓現在是什麼樣子?”
劉旦說著就往關城上走去。
李陵只好跟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