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月

第336章 出使 - 4

阿依頓時啞口無言。她覺得自己面前這個人簡直就是個無賴。偏偏這個無賴得了便宜還賣乖,煞有介事地點頭道:“我終於知道秋仁的腦子是怎麼長的了,偶爾用用這些歪門邪道,果然……快意得很!”

阿依板著臉,連推帶搡地把這位歪門邪道的王爺推了出去,“砰”地一聲關上房門。想了想,她猛地又拉開門,不管不顧地繼續推著他往外走,一路把他“押送”出了望舒苑的院門,這才停下,轉頭對阿娜爾命令道:“鎖門!”

阿娜爾不理解,但見公主氣鼓鼓的模樣,不敢多問,立刻麻利地執行。還未到平日落鎖的時辰,望舒苑那兩扇厚重的院門便已“咔噠”一聲緊緊閉合。阿依站在門內,對著緊閉的大門尤不解氣,抬腳就狠狠踹了一下門板,發出“咚”的一聲悶響,這才覺得心氣稍順,轉身氣呼呼地回屋去了。

拓跋濬被不由分說地趕出門外,著實是他這親王生涯裡破天荒頭一遭。他站在緊閉的院門外,甚至能感受到門板被踹的震動。然而他回頭看著緊閉的院門,竟忍不住輕笑出聲。現在的阿依和她剛從於闐嫁來時已是判若兩人。當時的她,處處謹慎小心,事事應對得體,對他更是無條件的、近乎疏離的順從。那是一個無可挑剔的王府側妃的形象,完美卻冰冷,像一尊精心雕琢的玉像,美則美矣,卻總覺得……少了些活氣。而如今,她可以在他面前放肆地哭,恣意地笑,她敢拒絕他的親近,敢對他發脾氣,甚至敢把他掃地出門。或許現在的她不再時刻符合“完美側妃”的條條框框,卻如此真實、如此鮮活,帶著蓬勃的生命力。他看著那扇隔絕了內外的門,眼中滿是欣慰與溫柔。

既然已經查明金鱗閣和伯樂坊的真正東家是皇長子,事情就像河底的淤泥被翻上了河面,尋找證據變得容易了許多。手握諸多鐵證,高陽王拓跋濬開始逐一密會那些原本就與自己交好、或是心中尚存正義感的宗親。當宗親們親眼看到皇長子與金鱗閣之間確鑿的關聯證據,以及伯樂坊暗賬中清晰記錄的金鱗閣走私鹽鐵的數量、時間、路線乃至分潤明細,無不深感震驚與憤怒——堂堂大魏皇長子,竟在於闐國境內行此違法勾當!

然而,震驚過後,對於如何處置此事,宗親內部迅速分化成尖銳對立的兩派。一派態度強硬,認為必須嚴懲皇長子以正國法、給於闐一個明確交代,其在於闐走私的行徑已嚴重損害國體尊嚴、觸犯邦交底線;另一派則顧慮重重,擔憂此事若公開處理,皇室顏面掃地,尤其于闐國書已至,直指金鱗閣幕後老闆是‘平城顯貴’,要求徹查給說法。一旦坐實皇長子身份,坐實大魏皇子在於闐走私,恐將引發難以收拾的外交風暴甚至兵戎相見。雙方各執一詞,爭論激烈,誰也說服不了誰。

面對僵局,兩派最終達成一致:帶著所有確鑿的證據,直面皇帝,請他親自定奪此事,給出最終的說法。

於是,在屏退了所有外臣、緊閉殿門的宗室議堂上,宗親重臣們將厚厚一疊證據呈於御前。皇帝一眼掃過那些關於皇長子透過金鱗閣在於闐境內走私牟利的鐵證,心中毫無意外——這本就是他默許甚至授意的勾當。皇長子走私所得的巨大財富,正是他用來暗中收買朝臣、培植親信、鞏固自身權位的重要財源。

然而此刻,這樁心照不宣的秘事竟被宗室以如此確鑿的證據、如此強硬的態度,直接捅到了自己面前,逼他在宗親面前表態!拓跋餘瞬間暴怒如雷!然而他的怒火併非源於兒子行為的“恥辱”,更非針對走私本身,而是因為此事竟在宗室核心圈內被徹底揭穿,讓他精心維持的體面與掌控感蕩然無存,更讓他最重要的財路面臨被宗室掐斷的風險!他心中對皇長子的無能暴露充滿了狂怒。他本能地想要強壓此事,至少保住這條財路和兒子未來的政途。

然而,面對整個宗室集團聯合施加的巨大壓力,看著那些或憤慨、或憂慮、但都逼視著他的宗親重臣,拓跋餘明白,此刻若強行包庇,不僅會徹底失去宗室支援,更可能引發內亂。這條見不得光的財路,終究抵不過眼前的權力危機。

在宗親們幾乎一致的訴求下,皇帝最終只能強壓住對“事情敗露”的狂怒,接受了那個不得不為之的決議:對內,必須嚴懲皇長子——即日敕令其離京就藩;對外,則絕不能承認他就是金鱗閣的幕後老闆,必須另尋一個地位足夠顯赫的“替罪羊”來承擔于闐的怒火,平息這場因皇長子在於闐走私而引發的外交危機。同時,必須立刻派遣一位身份足夠尊貴、能代表大魏朝廷意志的使者親赴于闐,與于闐王當面交涉,妥善解決此事。

高陽王拓跋濬因其側妃與于闐王室的姻親關係,自然被視為最合適的人選,宗族上下幾乎一致同意由高陽王出使于闐。然而,這個提議卻像一根尖刺,狠狠紮在皇帝拓跋餘的心頭。

拓跋餘死死盯著拓跋濬,眼底翻湧著難以遏制的忌憚與厭惡。這個侄兒,與他那剛直不屈卻最終敗亡的父親景穆太子截然不同!自登基以來,拓跋餘對拓跋濬百般打壓,卻始終未能將其徹底按死,反而讓他借山陰縣賑災一事,在民間和宗室中贏得了巨大聲望,徹底扭轉了頹勢!如今,他在宗親中的威望已今非昔比。更可怕的是,他竟與自己一直費盡心機卻未能拉攏成功的廣陽王越走越近,兩人關係日益緊密,儼然已成同盟之勢。這一切,都讓拓跋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此刻,若再讓拓跋濬出使于闐,成功解決這場由自己兒子捅出來的天大婁子,他豈不是又要立下不世之功?其聲望必將如日中天,屆時再想壓制他,恐怕難如登天!但在整個宗室集體的意志面前,他終究只能陰沉著臉,點頭同意由拓跋濬擔此重任。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