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宗師

第75章 書香論劍

先不說即將面臨的學員數量問題,單說這麼多武林高手齊聚上海的衣食住行問題,就夠這些後勤人員忙得焦頭爛額。

幸虧這時的上海,早已因為列強和小刀會的紛爭,實際脫離了清廷的管控,這才能讓這麼多享譽武林的高手得以成行,也幸虧這時列強的目光都放在了東北的日俄戰爭上,有著堅船利炮做後盾,那些在華的當權者們,並不十分看重這次南北武林的大行動,否則恐怕仍會憑空再起波瀾。

外患暫時沒有,但內憂卻是一波接一波。

剛剛解決完了南北高手的住宿問題,眾人又為生源的分配問題開始頭疼,不到百名同盟會及原光復會會員,就算他們的積極性再高,這麼點人數顯然也不夠二十多個強大的教官團瓜分,更不要說,楊猛一直在心裡盤算著如何將這些高手教官的武力資源,以最大效率利用起來。

“此乃千載難逢的武林盛會,更可能是空前絕後的教官團隊,無論是為了護國還是強種,我們都堅決不能浪費這麼恐怖的資源,既然我們同盟會藉著此次國術論的機會牽了頭,集結了南北武林的頂尖高手,那麼就應該為這個空前強大的教官團,再從國內外召集更多更精銳的革命志士,來給他們好好的操練操練!”

當然,這個想法是好的,但在這個列強環伺的時代,要搞出這麼大的動作,必然牽動著無數勢力的神經,在楊猛的動議下,黃興、宋教仁、陶成章、蔡元培高層等大大地點了贊,並將最新討論的結果發到檀香山,等到孫中山一封電報群發後,列強有些暗暗舉起的火槍與刺刀,不覺又悄悄地輕輕放了下來。

“泱泱五千年華夏,國術傳承日益式微,為弘揚我華夏武德及吾輩俠義精神,現請海內外南北武林高手齊聚滬都,行書香論劍茶話會,以實戰國術精髓為刀,以武俠精神為劍,於書香茶墨間文鬥交流,既不傷我國術之良材,又可共尋國術實戰發展之路,承接華夏精神之真意,有志來聽講交流之海內外志士……”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得不說,接連做了幾件事的楊猛,已經漸漸感覺到了騎虎難下的滋味。

作為穿越者,他這些年一直保持著絕對的低調,很少主動去改變歷史,甚至都不敢觸碰可能會發生歷史異變的某些事件,儘量按照腦海中殘留的記憶,企圖在這亂世之中,尋找一線能令民族崛起的契機。

而如今孫中山丟擲的這書香論劍茶會,雖然暫時蒙過了列強乃至清廷,可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卻顯得有些恐怖起來。

同盟會這一舉措,誠然可藉機讓各地會員趕赴上海,但那文鬥論劍的噱頭,對那些習武之人,仍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

中國自古便有句俗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儘管這些聚集在上海的南北高手們,在楊猛的告知下,知道了這所謂的書香論劍茶會只是為招攬各方誌士入滬的噱頭,但對於這些已經紛紛被冠以大師乃至大拳師名頭的高手來說,這同樣是為門派揚名立萬光開山門的大好機會,自己或許可以高風亮節地讓讓晚輩,可這些正當青壯的弟子們呢?

無論這個時代的武人多麼熱血多麼愛國,但在這種大時代的背景下,楊猛不得不承認更多的人的思維,仍處於狹隘和名利之中,所以,不等同盟會喜迎各地會員歸隊,便先迎來了海內外各方的習武之人。

“尼瑪,這下可算是闖了潑天的大禍……”

楊猛如今每天都在提心吊膽,不說這些來自海內外的精英,都來不及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就可能為了那個書香論劍的虛名提前大打出手,就說隨著原本虛無縹緲的大會日期臨近,各國公使藉著同盟會發出的聲音,就讓孫中山與黃興等人愈發頭疼起來。

“真的要搞書香論劍茶會?那錢從哪裡來,這才過了短短的五天,那些來自海內外的武人與咱同盟會的學員,就已經吃掉了近千大洋,真要將這個大會搞起來,今年的經費估計連個水漂都打不起來……”

楊猛頭疼,黃興頭疼,最頭疼的,卻是掌管著錢糧的蔡元培及後勤組長李易中,看著日益擁擠的同盟會分部,如今連頭髮都掉得越來越快。

“募捐吧,遍地黃金的大上海,怎麼也不能差了咱南北武林這點錢,真要是半途而廢,以後再想聚集起這麼多的英雄兒女,恐怕就難了……”

看著南北兩脈高手日益‘憂鬱’眼神,楊猛的心態在極度緊張過後,反而漸漸地有了新的變化,“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躲不過,統統都打破!那些巡捕房的巡捕不是天天都來監視麼,今天我這瘋猴就再瘋上一次,主動去找哪位黃大探長‘投案自首’!”

因廣大書友要求,上午這章全盤修改了一遍,晚上那一更略微晚一點,但不會超過22點,為表歉意,也受‘FRANKLIN’兄弟的打賞催更要求,凌晨12點後我會再加更一章,最後感謝‘飛鳥’、‘滸怪’、‘濃茶暗香’、‘子風卿gg’、‘風盡悄’等兄弟的打賞和評價,也感謝所有兄弟一直以來的包容和支援,謝謝,我繼續拼命碼字去,一定讓兄弟們晚上看到兩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