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宗師

第59章 武當劍仙宋唯一

春桃臉色微微一變,一把抓住楊猛的手臂上下端詳起來:“傷到哪了?重不重?”

“打得我是口吐鮮血,落荒而逃……”

正美滋滋的忽悠著媳婦,忽見春桃的眼中一點點地溼潤了起來,楊猛趕緊話風一轉,哄起了這個比自己大了十歲的御姐,“誒,老婆別哭,你看我這不是已經沒事了麼,都好了……”

有著後世泡妞把妹的經驗,楊猛心裡十分清楚,無論比你大多少歲的御姐,一旦處於戀愛之中,其智商的起伏程度,總是會與錢塘江的潮水有些相仿的。

春桃的姑母姓張,祖居湖北,家道正興的時候,嫁給了當時的官宦人家……

這些都沒什麼,最讓楊猛碎碎唸的是,隨著春桃不住地介紹姑母家的情況,他忽然發現春桃這個名字,竟然還是假的,是她與王大鬍子在關東做了響馬後才改的。

春桃真正的名字,叫張若離,自幼喪父,便一直寄居在姑母姑父家裡,起碼在嫁給王大鬍子的時候,她姑父家與一個大將軍的親衛首領還算勉強門當戶對的,只是後來兩人做了響馬,這才特意都與家中斷了聯絡。

春桃(以後便叫若離了,要不太土了)回杭州,最開心的人自然是她的姑母,俗話說長姐如母,何況還是從小把若離拉扯大的姑母,那自然是比親孃還要親的。

聽說女婿從湖南被人打到上海,甚至接連吐血受傷而逃,姑母的臉色立刻就變得有些難看起來,而對於楊猛原本還有些不太滿意的神情中,又憑空地多出了幾分的憐惜。

“女人的同情心與好奇心是一樣強大的,強大到可以轉眼忽略其他不順眼的地方……”

楊猛在一旁竊喜,因為這一番訴苦之後,若離姑母的眼神,顯然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當做了一家人。

若離的武藝,她姑母是清楚的,因為本就是她自幼手把手教下來的,至於據說武藝如今已經超過了若離的外甥女婿,姑母自覺怕是教不了了。

這就要好好的琢磨一下,怎麼能讓若離的姑父出手,起碼也要好好的指點下自家的女婿。

說了半天,若離的姑父到底是誰呢?

他與若離的姑母是同門,雖說還是排行最小的師弟,可功夫卻是最為純粹深厚的,用若離姑母的話說,那絕非江湖上的野路子,那可是武當金蟾派的正宗衣缽傳人。

若離的姑父姓宋名唯一,乃是清末武當內家劍的頂尖高手。

16歲時拜閭山道人張野鶴為師,修習武當“下乘丹派”劍法,因是張野鶴第九名弟子,所以又號稱飛丹九兒……

話說武當金蟾派,傳承的是張三丰嫡傳弟子張松溪的內家道統,如果以張松溪算為丹派內家劍的第一代,那麼傳到宋唯一和若離姑母這茬,如今已經足足是第九代了。

親人見面,分外眼紅……呃,應該說是分外親切,尤其楊猛這等少年成名的大拳師。

當然,按照姑父宋唯一的看法,這種好勇鬥狠得來的武林虛名,其實不要也罷。

與這時大多武林宗師不同的是,作為道家丹術一脈武技的正統傳人,身上除了宗師的氣度外,自然還有一股子閒雲野鶴的道家風骨,雖然宋唯一自1885年開始,便做了奉天‘盛字營’的武術教頭,可自打甲午戰爭之後,他就一直在“育字軍”(清朝辦在瀋陽的學生軍校)悉心傳授武技劍法。

當然,傳的是江湖流傳較多的神門十三劍之類的散手實戰劍技,至於武當內丹派系的劍法,對不起,那是不可能輕傳的。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育字軍”解散,義和團在各地設壇練拳,端郡王載漪、中堂榮祿深知宋唯一的武功已經是出神入化,還曾特意派人聘請去京城做皇家禁軍武術總教頭,後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這才無奈地中途回了杭州隱居。

後世很多人都沒聽過宋唯一這個名字,但像楊猛這種骨灰級武術發燒友,卻知道這人實乃清末第一劍客宋唯一,晚年閒居北鎮城轆轤把衚衕,常感嘆“暮景日漸垂危,念劍術未傳,淹沒國粹,為平生一大憾事”,故奮力精神,臥病著書《武當劍譜》,圖解詳明,論述精闢,成為劍術傳世以來,第一位著譜的劍客。

民國初期的武當劍仙李景林,奉軍第一師師長,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自稱作是宋唯一的嫡傳弟子,至於宋另外一名弟子郭岐鳳,也是後來將武當劍術傳播於海內外的近代劍術大家……

新的一週開始了,兄弟們手裡的票票不要浪費了,新書期急需各種支援,能否將成績做的漂亮,就看大家給不給力了謝謝了所有的兄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