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94章 這兩個傢伙

“臣楊嗣昌、臣洪承疇拜見太子監國殿下。”

朱由校仔細看他們二人。

只見楊嗣昌儀表堂堂、氣宇軒昂、身材比較高大,看起來不到四十歲的樣子,再一看面容覺得臉上有著波瀾不驚的淡定。

而洪承疇呢,身材高挺,身形瘦削,人還十分年輕,臉上稜角分明卻目光和善,眼睛雖小卻很有精神。

朱由校看著他們兩個,楊嗣昌與洪承疇都是有能力,但是人品有些問題的傢伙。

在歷史上,兩人都在崇禎朝受到特別重用,尤其在剿匪方面表現比較出眾。

在一段時間內,他們分別給大廈將傾的大明帶來走出泥潭的希望。

可是他們也都是該背罵名的人。

楊嗣昌對於盧象升之死有重大責任,後面平張獻忠不成,反而丟失襄陽,無言面對崇禎而自盡。

洪承疇更不用說了,松錦之戰主責未必是他,但是後面當漢奸根本沒沒得洗,而且每到南明反擊有希望,就是他跳出來,打敗南明的反攻。

這兩人朱由校都沒那麼喜歡。

但是改革軍權、砸人飯碗,甚至抄家得罪人,這種活需要手段比較厲害的傢伙。

相比於同樣是明末知名人物、目前資歷尚可、職位也差不多該升的孫承宗、徐光啟、熊文燦三人,還是他們兩手段狠一些。

而且他們二人的人品問題,倒不是不聽皇帝的話,他們兩個恰恰是太聽崇禎的話,才變走向慘敗。

所以說,楊嗣昌、洪承疇是有能力、手段可以,且能聽命令的人。只要自己不是崇禎那水平,是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

他看向儀表堂堂的楊嗣昌,語氣略微有點嚴肅地問道:

“楊嗣昌,你是萬曆三十八年進士?”

“正是。”

“之前你上奏朝廷,堅決反對用西南土司平定遼東建奴?說來聽聽。”

“正是。臣乃戶部官員,兵馬自西南幾千裡支援遼東,耗費糧草無數,還會水土不服。另外土司兵良莠不齊,輕則激化南軍北軍矛盾,重則有土司不滿生亂。”

楊嗣昌娓娓道來,此人不愧是崇禎時期給農民軍造成巨大壓力的戰略策劃者,這個時候就對西南和叛亂多有警惕了。

朱由校聽了卻不笑,依舊嚴肅著問道:“石柱白桿兵呢?此次平定叛亂,秦良玉她可是忠心耿耿,以雷霆之勢鎮壓叛軍啊。”

這語氣比對楊漣的時候還要嚴肅,一些官員已經暗暗為楊嗣昌擔憂了。

“臣以為,石柱白桿兵非常善戰,尤其有肉搏的血勇之氣,可為帝王之師,是改組京營的基石,而不是去遼東成為被孤立者。”

楊嗣昌這麼一說,朱由校內心就樂了。

來了來了~

楊嗣昌可是比明末大牛盧象升、孫傳庭等人會揣摩上意,所以他獨得崇禎的青睞。

“好,很有想法~

楊嗣昌可為正五品軍機處行走大臣,孤期待你的表現。”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