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93章 大明也能有軍機處

戶部尚書李汝華、刑部尚書黃克纘也都表示,涉叛兵馬有京營、東廠、錦衣衛、巡城兵馬司和順天府重要衙門,平時貪墨和犯法不少,應當雷厲風行嚴查。

今天一直沒說話的大學士韓爌,也跟方從哲對視一眼,兩人一同出列:

“內閣出了叛逆,臣有不察和阻止無力之罪,這次調查改組涉叛兵馬,內閣當避嫌。”

吏部尚書周嘉謨、禮部尚書孫如遊都是東林外圍,一開始不可能同意這個提議。但現在他們被敲打到無地自容,巴不得趕緊跟東林黨劃清界限。

“臣嚴重失職,同意設立機構調查改組,還請對吏部、禮部一同調查。”

朝廷重量級大臣都表態了,左都御史、工部尚書都參加叛亂已死,右都御史因為萬曆時期空缺,現在還沒補上位。

倒是工部右侍郎周應秋,這次是幕後功臣之一,當然站出來代表工部表態支援。

周應秋管理東直門內外的木料、石料貨場,家裡面廚子唐人傑、貨場廚子魏良卿,這次替皇室給白桿兵、浙兵做飯,飯盒由兩部兵馬裝滿火藥運到皇宮外。

再加上魏良卿採買炒肝、滷煮等豬下水,發現城東價格暴漲,為朱由校發現順天府參與謀反提供了關鍵性的唯物主義證據。

他們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是此事依舊是秘密,暫時不做聲張,後面自然有獎賞和好處。

御史這邊人數空了大半,當然也沒啥反對意見。

大明這種情況,靠爛透了的御史去監察,只怕監察個寂寞,到頭來御史賺得比別人都多,土地兼併、官商一體,哪個都沒阻止,倒是黨爭參與得非常積極。

朱由校當然想把御史機構一起換血重組,但還是老規矩--軍權優先。

先以調查涉及叛變為契機,優先涉軍方面先變革。

至於言官也是一樣,放在軍權改革以後第二個改革的物件。

“既然諸位愛卿都認為調查改組涉叛兵馬非常關鍵,同意設立與內閣平級的機構,那本監國就提議設立軍機處,專門從事涉叛兵馬調查、重組、變革,並在日後協同主管兵馬。”

軍機處?

文武百官一聽到這個軍機處的名字,就感覺非同小可!

朱由校早有這個想法,軍機處雖然是滿清後來設立的,大明也可以有軍機處啊~

起初是雍正對西北用兵時,設立的輔佐和辦事機構,人員和辦公地點也相當靈活,主要官員地位雖重但仍主要在原本內閣、六部等衙門辦公。

自乾隆時期和珅負責軍機處以後,地位愈發水漲船高,不僅取代大明時期內閣的地位,還因為草擬聖旨、軍權政務一起做,漸漸壓過內閣。反而自此以後的內閣,有些不倫不類愈發雞肋。

朱由校設想的大明軍機處當然和這個不同,相對來說更像是雍正時期的作用。但是人員和辦公場地可獨立出來,讓其作為一個獨立機構。

誰說軍機處只能是滿清的?

大明也能有軍機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