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這麼一說,知曉的計劃的幾人心裡咯噔一下,同情東林黨的幾人也暗叫一聲不好。
張維賢穩穩地分析道:“不能在陛下還在的時候,就替聖上寫遺詔。所有先例都是確定聖上駕崩,不能親自留遺詔,才可以由大臣代替寫遺詔。”
現在泰昌是病危,不是駕崩,不能直接就替他寫。
刑部尚書黃克纘在朝廷時間也很久,也跟著補充道:“泰昌陛下對我等寄予厚望,這個厚望首先是穩定時局,然後是輔佐好太子監國,可不是在陛下昏迷就寫遺詔。”
戶部尚書李汝華也點了點頭,首輔方從哲也當然認可。
這幾位人數雖然佔少數,卻各個分量很重。
劉一璟也不慌張,雖然直接憑藉人數優勢,草擬出對東林黨有利的遺詔計劃是最便捷的方式,但也是收穫最少的方式。
大洗牌,才能獲得更大好處。
所以,計劃也不是爭這個遺詔。
“英國公說得對,目前我等首要任務還是應該立刻進宮。”
劉一璟帶頭以後,大夥也都跟著同意,於是在王安的帶領下一起到了午門。
到了午門前,剛好夕陽落了下去。
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三十日的太陽落山了。
此情此景,眾人心裡都是一陣感嘆。
“王公公!王公公!有重要事情。”
還沒進午門,魏朝就先跑了出來。
王安臉色鐵青,嚴肅道:“休得大呼小叫,朝廷股肱重臣都在此,你有何事直接對眾人一起說吧。”
這是他在文官面前的人設,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在東宮內嚴肅,對外面文官非常尊崇。
魏朝見王安下令了,便朝十二位大臣一拜,立刻說道:“陛下甦醒了一下。”
“哦?甦醒後說了什麼?”方從哲立刻詢問。
“當時鄭貴妃與秉筆太監崔文升到了,他們在陛下身邊,還有太子與李娘娘,我等都在外面,不知說了什麼。”
魏朝一邊說一邊頭上滴汗,顯然是急匆匆跑過來的。
“鄭貴妃?她是謀害陛下的惡人,如何讓她在乾清宮裡?”楊漣直接暴怒質問。
“這......鄭貴妃氣勢很兇,說是崔文升有辦法救陛下,我等奴婢阻攔不住。太子和李娘娘同意她們進去了。”
這麼一說,大夥都覺得事態不正常。
魏朝又補充幾句,楊漣又抨擊鄭貴妃僭越。
大夥都覺得鄭貴妃在搶在泰昌皇帝清醒時,要影響遺詔。
魏朝是王安的人,王安與楊漣關係非常密切,他們之間都是到現在要演一出鄭貴妃大惡人,太子、李選侍被矇騙,鄭貴妃影響遺詔,最後陛下遭毒手的戲碼。
這樣鄭貴妃“動機”充足,要藉著遺詔當太后。
“快!快到乾清宮去!”
王安一發喊就往裡面衝。
楊漣、劉一璟、周嘉謨等好似性格急,立刻跟著衝。
方從哲、張維賢等人覺得不對勁,但事情緊急,能見到陛下還清醒最為重要,也跟著加快腳步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