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36章 在浙兵、白桿兵中發展線人

一想到殿下要為這些真正的精銳老兵要個說法,內心非常激動。

“劉同知,浙兵和白桿兵不僅不該罰,反而該補償。”

“臣明白!”劉僑大喜回道。

朱由校沒想到平時沉穩的劉橋,對此事非常期待,看來自己沒看錯人。

“浙兵戚金和張名世是練兵和火器專家,讓他們被貶蹲大牢是之前的過錯。我要給他們更多溫暖、信任、獎賞和地位。

石柱白桿兵的秦良玉雖是女將,卻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她的兵最善吃苦和肉搏,遼軍要是有他們或她們的十分之一勇氣,何愁建奴囂張。”

他發自肺腑稱讚兩軍和幾位將領,託劉僑不久後跟他們見面時,把這些話帶到。

“殿下,臣記住這些話了。可是近期會有何事找他們兩支兵馬呢?”

朱由校雙臂抱在胸前,側臉望向正在訓練的錦衣衛們,輕嘆一口氣道:“劉同知,大夥訓練成果不錯,從火器製作到使用,從守護我到堅守宮城,都很不錯。

但是沒有百戰老兵的血氣!”

劉僑聽了瞳孔一縮,這話的意思是……要讓浙兵、白桿兵入宮,指導訓練嗎!?

這可太驚人了。

“劉同知,兩軍各入宮10人,白桿兵還要半數女兵,如此守護我的兵馬才能更進一步啊。”

“臣明白了,但是身份終究有些不合適。”

“不合適嗎?”朱由校卻嘿嘿一笑:“他們二十人明明是錦衣衛啊,還各有一個百戶呢~”

……

十三位大臣出了午門以後,已經是太陽西下即將天黑。

他們召進宮裡承擔託孤重任,宮外面自然是許多人迫切期待最新訊息。

六部、都察院來了不少人,光祿寺、六科廊等各個衙門的人,也各自聚成一團等著,還有翰林院的學士,七嘴八舌地猜測起來。

這在平時是不太可能出現的場景,然後萬曆皇帝久不上朝、泰昌皇帝一登基就病,文官們早習慣自己就是天了。

這不,趁著位高權重的到大臣們不在場,乾脆在午門外聚集談論政局,高聲交流各色流言,唾沫橫飛好不快活。

看到這個場景,首輔方從哲率先站出來,提高嗓門對眾人說道:“陛下已召見我等,囑託我們各司其職不要聽信流言。”

文官之首的威望還是有的,大臣和士子們都安靜下來。

人群中忽然擠出一個人,正是左光斗。

“文儒你可還好?有無遭受挺仗!”

左光斗嗓門很大,大夥都知道他在說楊漣入宮可能遭受責罰甚至挺仗的事。

一下子就把大夥的注意力,從不要相信流言,轉移到正直大臣有無遭遇危險上來。

楊漣搶出一步:“大夥放心!璉無事!”

“好!”左光斗帶頭呼喊,御史、言官和清流紛紛叫好附和。

內閣次輔劉一璟也走上前一步:“哈哈哈!陛下身體已有好轉,還親自跟楊漣交談很多句話,稱讚他的忠義呢。”

“好!”

“陛下英明!”

很多官員被帶了節奏,其實泰昌確實說他忠義,但更強調讓他不要信謠言。

但是隻要斷句巧妙,只擷取一部分話,就能竟然講成泰昌特別欣賞楊漣,說了很多句稱讚他的話。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