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1003章 諾言一定實現

大明皇室與板鴨王室會談期間,還有些其他事項,都不需要朱由校出面親自談,禮部及新縱橫家就跟板鴨王室、外交大臣等談好了。

比如板鴨首相奧利瓦雷斯必須免職、板鴨塞維利亞設立一個大型免稅區、約定雙方降稅和商船貨船通行優惠,以及大明將部份養蠶、絲綢和陶瓷產業部分分包給板鴨等等。

基本上是互利互惠,實質上是大明增強對板鴨的經濟控制力,把板鴨逐步轉化為必須依賴大明的超大型原材料供應國。

目前板鴨的這些大臣沒有很強的經濟頭腦,比較精明的奧利瓦雷斯也出於被罷免前沒有資格參加,所以板鴨這邊高高興興接受了。

以後板鴨的白銀就來大明買買買,買大明的加工產品,買大明的文化產品和武器。大明的白銀也不屯著也去買,買板鴨的原材料和糧食大豆肉類等基礎產品,買板鴨的人才和有潛力的成就。

互利互惠~

至於宰相這件事,費利佩四世暫時找不到合適的首相人選,乾脆把權力下放給大臣合議決斷。

大臣們合議更容易摻沙子,內部的各地方方勢力、各個貴族、各個殖民地總督都能施加影響,這樣削弱了板鴨地方和殖民地的離心力,避免板鴨治下拉美離心力太強鬧獨立,也間接對大明北美殖民地削弱了獨立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費利佩四世親自主持會議,本來他的身體就被掏空了,又突然來做煩勞的宰相工作,這樣下去他絕對受不了。累了幾天趕緊抽身,可就這樣整個人也比之前精力差了很多。

這是後話,現在先不提,總之不捨宰相改由大臣們一起議事,各地方、各總督府和王后乃至大明買辦的話語權增加了,板鴨這個歐洲霸主確實在二十年戰爭保住了霸主的位置,不會就此開始散攤子,但被大明主導的大勢漸漸不可逆轉。

這次大明皇室與板鴨王室會談到了尾聲。

每一項協議經過己方數次討論定下基調,再與大明皇家及官員談判,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也要盡力爭取,最後雙方代表都認可之後定稿。

最後由大明皇帝朱由校與板鴨國王菲力四世主談簽字。

最後只有朱由校和菲力四世簽字後才有兩國必須執行的法律效應。

大明與板鴨屬於盟友關係,雙方發展表面上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而是平等互利關係。所以板鴨敢於在談判中相互扯皮,大明面子也給足了板鴨,至少看起來最賺錢的絲綢和陶瓷給了,板鴨也給註冊專利保護兩國這些技術產品的利益。

這是表面,是戰術上重視和做好樣子。內在戰略上,當然是大明分包一些未來利潤降低的產業,實際上作為承包商發包給板鴨,“賞飯”給板鴨吃一點,板鴨也給大明好好打工和提供各種礦產、糧食、肉類等原材料。

最後,還是在板鴨領土問題上,稍微有些扯皮。

大明同意板鴨把除了阿姆斯特丹市以外的全部低地地區收回到板鴨治下,尼德蘭這個國家此次就不存在了。

板鴨賺大方了,板鴨為了收回尼德蘭七個省這塊寶地,板鴨在尼德蘭身上損失巨大。

尼德蘭從板鴨獨立和葡萄牙被板鴨吞併發生在同一年,板鴨無形中多了兩個經濟實力強大的海上強國大敵。

現在大明替板鴨奪回來了尼德蘭絕大部分地區,這麼大的好處板鴨也不能白得,葡萄牙要獨立,米蘭也要獨立為米蘭公國。這兩地本來吞併就不太合理,尤其是葡萄牙內部非常不滿意被板鴨控制,米蘭雖然沒啥民怨,但如果不為了對付佛朗察佔著米蘭毫無意義。

大明與板鴨是朋友,與葡萄牙也是朋友,與義大利亞也是朋友,未來佛朗察也不是敵人,這樣安排板鴨與葡萄牙才能更和諧。

米蘭也一樣,以後不需要板鴨倫巴第軍團對付佛朗察和瑞士了,所以站著米蘭意義何在?

王后伊麗莎白堅決同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