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遊戲類的懸疑電影,註定和商業電影沒法比。
想要和《七宗罪》一樣大爆難如登天。
當然,在《心理遊戲》那邊看來,《刀鋒帝國》黑人漫畫改用華人主演,還沒上映就被各種抵制。
很明顯優勢在我!
而且他們這種小眾電影是不怕什麼市場疲軟期的。
只要口碑上去就能爆發,這也是他們錯開暑期檔的原因。
然而當第一天過去,票房出來。
《心理遊戲》1000萬。
《刀鋒戰士》1800萬,穩坐單日票房冠軍!
票房幾乎相差一半!
訊息傳來,福克斯那邊一片歡呼。
就連比爾麥克尼柯都鬆了一口氣。
賭對了!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少數人的叫囂是可以忽略的!
這單日票房幾乎比得上電鋸驚魂的首週末票房了!
我們福克斯的宣發就是強!
可惜,如果不是失去了一部分漫畫迷,加上某些垃圾的抵制,票房肯定還能更高。
泰格李這部電影質量是有目共睹的。
“boss,我們又贏了!1800萬!”
馬里奧很激動,彷彿那些錢是他的。
他可是刀鋒戰士的製片人!
逆潮流而行,以後誰不知道他馬里奧的大名?
Boss果然是大財!
還是商業電影吃香啊,第一天就票房那麼高。
電鋸驚魂小打小鬧而已!
“那就努力點,還有一部電影等著你,做好了獎金少不了你的。”
李昊陽也鬆了一口氣。
不過相比票房,他其實更在意的是人氣。
《刀鋒戰士》IP拿到手,也是喜事一件。
“收到!Boss!”
馬里奧雷厲風行。
向李昊陽祝賀的人還有不少,電話都快打爆了。
《刀鋒戰士》的票房也一路飄高。
第二天週六,票房2000萬。
第三天週日,票房2100萬。
首週末票房5900萬,一騎絕塵!
相反,《心理遊戲》週末兩天一路下跌,最終收穫2700萬。
伴隨的是口碑崩塌。
要知道大衛芬奇還頂著《七宗罪》的光環。
這和爛片也就臨門一腳了。
《心理遊戲》成本5000萬,指望票房回本的可能性很低。
另一邊,20世紀福克斯卻在慶祝。
首週末票房接近六千萬,那麼按照慣例,總票房至少能有1.2億甚至更高!
還有海外票房……
他們能分成多少來著?
泰格李又成功了!
他們賭對了!
更讓人振奮的是電影的口碑。
雖然有一些人在抵制,卻抵不過大眾的喜歡。
還有媒體也一片盛讚。
《好萊塢報道》:“凌厲的動作,優美的殺戮,泰格李賦予了《刀鋒戰士》新的生命!”
《洛杉磯週刊》:“香江動作和好萊塢特效的完美結合,一場視覺盛宴!”
《華爾街日報》:“泰格李用他的實力證明,他找到了漫威電影化的新出路!”
《紐約時報》:“華人天才小子再次驚豔好萊塢!未來的動作巨星!”
《華盛頓郵報》:“一出暴力美學,場面暴力而不血腥,終於不再是噁心的血漿和殘肢。”
《洛杉磯時報》:“吳語森後的又一華人導演,到底誰領風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