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燈塔

第69章 版權開發

那些扶起來的,還忙著把資金拿去炒股炒樓。

根本就是挖電影市場的牆角。

不過好萊塢這邊從東大分走的是純利潤。

宣發費用由中影負責,這和其它市場也不一樣。

當然,進口的好萊塢大片本身就自帶熱度,宣發費用低得多。

這中間的得失,見仁見智。

海外發行福克斯佔20%分成,所以李昊陽這邊大概也是20%。

差不多對半分。

再加上玩具周邊,保守估計,《刀鋒戰士》賺的錢至少有四億以上!

相比3500萬的成本,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隱形成本。

周邊開發的成本就不少。

還有公司的運轉,人吃馬嚼燈油火蠟也是一大筆開支。

涉及到利益,各個開發專案都要請專業的財務跟進、核算,還要請律師坐鎮、簽署合同……

更別說給演員和臺前幕後的票房獎勵、繳稅……

而且,很多收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那也是要成本維持的。

當然,廣告贊助也會抵消一部分成本。

李昊陽一個“新人”,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出演刀鋒戰士,所以沒拉到多少贊助。

現在回過頭看,那些贊助商簡直賺爆了!

李昊陽本人方面,他給自己開了導演費500萬+10%票房利潤分成、編劇費100萬、剪輯費50萬。

主要是好萊塢有各種工會,規定演員片酬和臺前幕後的人工成本不能低於總成本一定比例。

還規定了各種工會成員的最低薪酬。

票房分紅這些,除了他拿出來激勵士氣讓人賣命,也是因為工會有一些相關的規定。

《刀鋒戰士》沒什麼大咖,他只能把成本加在自己身上了。

另一邊,負責發行的福克斯也賺不少。

就算海外和北美收入一樣,也有6000萬美元。

而他們付出的就是1600萬的宣發成本和一些人力成本。

投入少、週期短、來錢快,風險還轉移給製作方。

這樣的生意誰不想做?

另外,一些周邊授權也都交給產業鏈更完整的福克斯去開發。

包括電視版權也是賣給福克斯電視臺,還優惠了部分價格。

DVD的海外代理也是福克斯拿走。

這讓其他人眼紅不已。

尤其是華納。

一口價都不差,福克斯就把這個爆賺的專案從他們手裡搶了過去!

那種擁有了再失去的痛苦只有他們最知道!

有錢之後,當然是享受。

不過李昊陽是不可能花自己的錢的。

到手的錢,他直接買了蘋果1000萬股。

那時候蘋果的股價才1美元。

就在今年,喬布斯迴歸蘋果公司。

不過一開始,他的迴歸沒有迎來質的改變,甚至連續的虧損讓蘋果公司都申請了破產。

最後是喬布斯爭取到微軟的1.5億美元投資才挺過去。

有了資金後喬布斯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公司起死回生。

股價也漲了一波,不過很快又開始起起伏伏。

像心電圖一樣。

蘋果公司現在弊端無數,想要掃除弊端重新找到新方向談何容易?

不過,李昊陽不在乎。

他只是提前囤點貨。

而且,明年就該迎來網際網路泡沫了吧?

到時候還有不少操作的空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