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我開掛了

第442章 接盤?2020年財報公佈。

丟開這件事,陳放就沒有多去上心了,從三沙回來已經是初三。

老媽問道:“兒子,安然她們咋還沒有從國外回來?”

妹妹妹夫是年前出國去玩了,按照前天的計劃,這會兒應該在歐洲那邊,一天天的朋友圈就沒有消停過。

陳放說:“要不然,您打電話問問。”

“我才懶得問。”

今年這個春節特別安靜,不像去年成天就是吃吃喝喝,搞得胃都很不舒服,現在一家人呢跑來鹿城過春節,真是一個好辦法。

當然該拜年的還是得打電話去拜年,親戚朋友心腹,還有商業夥伴,是一個都沒有落下。

早上爸媽幾個出去逛街,回來就在說春節這邊的人是真多,基本上都是外地口音,像是三亞灣大東海這些沙灘上,人就跟下餃子似的。

陳放就笑了,好奇的問:“您們跑那邊去幹啥,家外面不就有沙灘麼,還是咱們獨享?”

鄧母說道:“主要是那邊熱鬧些,去看看還行。”

再看自己爸媽,也是一樣的意思,總結下來她們這代人,從內心深處來說,還是喜歡熱鬧。

估計春節也一樣,看來等明年春節,還是得問問大家的意見。

晚飯老媽和丈母孃,讓廚師休息,她們表示要親自上手,鄧詩虹屁顛屁顛地跑去幫忙,結果很快就被她親媽罵了出來。

這讓她委屈得不輕,可憐兮兮的看著陳放,安慰了一會兒,差不多就快到吃飯時間。

晚上吃飯的時候,鄧國軍提到了渝市那些爛尾樓的事情,以前就有同事中招了,現在不僅沒有房子,天天還得還房貸,那才叫一個苦。

陳放接過話茬:“爸,這個爛尾樓後續還會擴大,按照我的預測,後續上面絕對會出一筆保交樓的資金。”

“那是不是就有救了?”

鄧國軍馬上來了興趣,別人的話他可能不信,但女婿的話,那百分之兩百都是真的。

陳放搖搖頭:“杯水車薪,只能說是時代的瘡疤,在裡面的人很難,特別難.....除開房價繼續上漲,才會有資本進入,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房價只會往下跌,而且是一年不比一年。”

飯桌上的人都沉默了,畢竟大家以前都是小老百姓,最大的財產就是在房子上面,聽到這話,自然心裡不是個滋味。

其實說是房價太高,倒不如說是收入太少,假設大家的工資每個月都是兩三萬,那麼夫妻倆結合在一起買個一兩百萬的房子,還算個什麼?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有高收入,關鍵是現在高收入人群,也不一定會穩定持續幾十年。

陳光和忽然開口問道:“兒子,你現在能拿出多少現金來?”

飯桌上的都是家裡人,也沒啥不能說的,陳放算了算:“兩三千億吧!再多點也可以去銀行抵押貸款。”

別的不說,江城科技的股分,在金融機構的眼中是很吃香,抵押貸款很快就會被批准,而且額度還特別高。

更別說其他幾家公司了。

眾人表情沒啥變化,老丈人丈母孃更是沒有開口說什麼,主要陳放也不是她們親兒子,問到資產這方面的事情,還是親爹媽的話好使。

陳光和說道:“那你就不能拿出一些錢,幫忙收購一些爛尾樓,然後建完.....也不指望賺錢,能幫一戶是一戶吧?”

顯然這個事情,不是他忽然想起來的,說不定在心裡醞釀了很久。

一個小區,就是幾百戶,涉及到幾百戶家庭,然後就是幾千人......特別是陳光和前段時間在渝市,遇到過那些爛尾樓住著的群體,那才叫一個慘。

出乎預料的是親媽居然沒有開口反駁,顯然他們已經是溝通好了。

陳放沒有直接答應,低著頭想了想,才說道:“等明年開始,我會幫忙收購一些樓盤的,虧點也無所謂,但是肯定幫不到所有人。”

“嗯,兒子,也不指望你能幫助全部人,而且也別把全部的錢投進去,量力而為就行,雖然你的錢很多,但也不能拿去打水漂。”

“知道了。”

鄧國軍接過話茬,說道:“能幫一個是一個,等小區修好後,剩下的房子可以降價處理,保住本金就行.....”

陳放看著老丈人,笑著說:“爸,您這可想錯了,就算我處理好剩下的工程,房子也不可能低價賣的。”

“為啥?”x4

這次不單單是老丈人,爸媽也是驚訝的問。

“房子裡面最大的成本和開發商沒關係,今年開始就有些開發商想降價自救,但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大家也不傻,很快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其實就房價建築成本,最多就是3000一個平方,剩下的成本自己想去吧!

而且3000一平米修出來的房子,質量都是剛剛的,壓根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簡單點說就是市面上大部分的房子,成本連3000一平米都沒有。

按照現在的規律,國內的情況可以參考上個世界隔壁的小日子,都在說小本子失去的三十年,是房地產背鍋,可卻從沒人說錢誰賺了?

國內現在同樣面臨三十年,畢竟房貸最長就是三十年嘛。

因為外匯管控的原因,跑出去的錢並不多。

千萬別犟,別看某某富豪,某某二代潤出去多少錢,但那和房地產上面的財富都是九牛一毛。

國內的負債,大部分都是在基礎建設上面,不然的高鐵機場高速公路誰修的?

還有城市裡面廉價的基礎設施,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錢,反正天上不會掉下來,既然有借就有還,前面享受得開開心心,現在和以後就是還債的時候了。

很多人說基礎建設都是政府修建的,那麼請問政府能產生效益麼,還不是來源於大家的貢獻。

很快幾人就把話題岔開了,畢竟是在家裡,也不是辦公室討論公司後面的規劃,沒必要搞得那麼正經。

春節過後,上班的第一天,陳放就接到電話,是鵬城那邊打來的,說是自己被選為代表了,三月份要去京城開會。

這倒是個意外之喜,自然沒有任何推辭,這畢竟是一種認可嘛。

家裡人知道這件事,同樣是高興。

人總是要有追求的嘛,總不能真的一天天啥都不幹,抱著錢混吃等死。

另外一件事,就是陳安然孟凱居然是正月十五才回國,見到她們倆,陳放沒好氣的問道:“我還以為你倆在國外安家,不會再回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