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將她視為一個社交白痴,當做一個剛學會說話的嬰幼兒的話......
「你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或者該怎麼表達,那麼可以先試試交流一下互相之間的日常資訊,比如,‘你吃了麼?’」
晚風習習:「你吃了麼?」
“......”
張巖搖了搖頭,收起手機,走回來,再次蹲到了夏習清旁邊。
“我早上吃過了,你呢?”
“我也吃了。”
“對話的目的便是資訊或情感的交換。
我回答了你一個問題,又問了你一個問題,我們的對話便能繼續。
而你只回答了我的問題,就沒有下文了,這樣一來,如果我不繼續問你問題,對話就終止了。
這時候你可以嘗試拋回給我一個問題,比如詢問我的某些你感興趣的資訊。”
夏習清似乎認真的想了想,“沒有。”
這天聊不下去了!
張巖站起身,這次真的準備走了,有這時間,他不如多和小學妹聊聊天!
剛走出不到百米,叮咚一聲,張巖無奈的掏出手機。
晚風習習:「你要去哪?」
「回家。」
晚風習習:「你沒有丟擲問題。」
“......”
張巖深吸兩口氣,再次走回來,蹲到了夏習清旁邊。
“你平時和同學都怎麼交流的?”
張巖發現夏習清不但不擅長與人交流,而且對於他人(也許僅僅是異性)的接近有著下意識的疏遠。
他每次一過來擼貓,她便會將手收回。
“儘量不交流。”
“那你現在為什麼又想要和我交流?”
“你剛才說朋友是雙向奔赴。”
“......”,好吧,這還真是他剛才剛說的。
“那麼你就一點不想了解我這個朋友?你想了解什麼就可以問什麼。”
夏習清似乎又思考了一會,“你中午吃什麼?”
張巖第三次起身,這次他真走了!
依然是沒走出百米,叮咚一聲,張巖抑制住了伸向褲兜的右手,繼續向前走。
叮咚,叮咚。
他還是掏出了手機。
晚風習習:「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
晚風習習:「你不願意和我做朋友了麼?」
晚風習習:「對不起。」
最後三個字觸動了張巖。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厭蠢”的,不一定是愚蠢,僅僅是與我們的認知不匹配就會生厭。
比如父母半天學不會使用智慧機,比如小孩子半天理解不了一道題,比如......
她只是真的不擅長。
張巖再次走回到夏習清的身前,“中午一起吃個飯吧,這樣你就知道我中午吃什麼了。”
“好。”
隔了一會,夏習清似乎想起了什麼似得,又補充了一句,“那你晚上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