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導演實在太純情

第432章 拱火大冪冪

如何評價張偉平這個人?

逼乎上高贊說,你可以說他蠢,但你絕對否定不了他的功績。

電影史上三次提高分賬比例,都是張偉平以一己之力推動上去的。

時間回溯到2002年,彼時電影市場的製片方在分賬中處於弱勢,分賬比例最高僅為38%。

張偉平藉著《英雄》這張王牌,與各大院線談判,將分賬比例提升至40%。

同時,他還推動了電影票價的上漲。

一線城市從最低25元漲到30元,二三線城市也在20、15元的基礎上,上漲了五元。

2004年,張偉平再次“挾老謀子以令院線”,用《十面埋伏》將分賬比例抬至41%。

2006年,又以《黃金甲》為籌碼,分賬比例再漲1%,達到42%,票價亦隨之再加五元。

可以說,混電影圈的,每個人都要感謝張偉平,全都跟在他身後混飯吃。

2009年,電影局下發通知,明確製片方分賬比例不得低於43%,至此行業格局奠定。

前幾天,張偉平又使出了他的“三板斧”,且這次姿態特別張狂。

沒跟院線商量,單方面宣佈《金陵十三釵》分賬比例從43%上漲到45%。

“《金陵十三釵》我個人投資6個億,總投資是當年《英雄》、《十面埋伏》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總和。

這次宣發的成本是8000萬,所有的風險都由我一個人承擔,我提高一點票價難道不應該嗎?”

同時,他再次打起了票價的主意,宣佈電影票價上漲五元。

也就是一線城市從35元漲到40元,二線城市30元漲到35元,三線城市25元漲到30元。

電影票漲價的理由是,加量當然要加價。

“我們的電影片長148分鐘,比普通片長90分鐘多出50多分鐘,又是精良的大製作,最低票價提高5塊錢,過份嗎?”

訊息一出,引起軒然大波。

觀眾憤怒,院線更加憤怒,以萬達、星美為首的八大院線聯合抵制張偉平。

觀眾認為,你與院線幹架帶上我們普通觀眾幹什麼?憑什麼要我們買單。

合著你148分鐘的電影就要漲價,那九十、一百分鐘的電影是不是得降價?

院線則是認為,影院建設入不敷出,再上漲兩個點,完全是賠本賺吆喝。

張偉平對此作出回應,說影院建設國家有補貼,還說院線躺著賺錢。

總之就是態度非常強硬:你敢不提價,我就不讓你們放。

院線態度同樣強硬:你敢提價,我們就不放。

雙方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鬧的沸沸揚揚,全國各大主流媒體全部在報道這事。

《失戀三十三天》破四億的新聞,都被壓制了,沒多少人關注。

前日,《金陵十三釵》在京舉辦看片會。

萬達、南方新幹線、魔都聯和等八大院線代表,以及全國眾多小院線代表的一百多人,浩浩蕩蕩的進“京”會“神”。

這次,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勢必要讓張偉平把通知收回去。

如果不收,將拒絕看片會,也拒絕放映《金陵十三釵》。

然而,他們還沒進門,就被守候在看片會門口的電影局局長童鋼請進了會議室。

童鋼也是很無奈,他不想來的,但是各大院線聯名上書請願,希望有關部門出面協調。

如果只是這樣,他也可以不用來,但是雙方賽前各種放狠話,全都被架住了,根本下不來臺。

他要是不出面協調,雙方為了面子,怕不是真不會坐下來好好聊。

這人到了一個高度,面子比錢更加重要。

張偉平根本不敢妥協,狠話全部放出去了,要是妥協了,瞬間會成為全國大笑話。

更可怕的是,這有可能會連累電影的票房。

各大院線就更不敢妥協了,上漲兩個點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們怕其它影視公司有樣學樣。

據他們所知,蘇槿一直在等待這場大戰的結果,如果真被張偉平搞成了,怕不是立馬會來找他們上漲分賬比例。

其實,他們也很慶幸這次鬧事的是張偉平,要是蘇槿的話,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場閉門會議整整開了四個小時,雙方最終達成和解。

分賬比例不再強制上漲兩個點,而是變成了票房五億以下分賬45%,以上按照41%分賬。

對於電影票價,張偉平也沒再堅持。

在漲價基礎上,各大院線可以“靈活放映”,比如週二半價日就可以調回30元。

談判結束後,各大院線立馬換上了另外一副嘴臉,吹噓了《金陵十三釵》。

新影聯院線副總高君說:“《十三釵》是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有力爭奪者,是近年揭示人性最深刻的國產影片。”

對於劉一菲飾演的玉墨,他也是給予高度評價,稱其為玉墨本墨,演技爐火純青。

網友調侃:“院線出招:圍攻光明頂。比武結果:偉哥全勝。評論:無關大義只為錢。”

一場轟轟烈烈的炒作落下帷幕,張偉平也算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但他卻並不開心。

因為就在《金陵十三釵》看片會當天,其勁敵《龍門飛甲》也在京舉辦了電影主題福利彩票首發儀式。

博納老總於東現場高調宣佈“三不原則”。

“為保障觀眾的切身權益,並出於對其他藝術家的尊重,《龍門飛甲》不會提高票價,不會提高對院線的分賬比例,我們也不會參與任何宣傳罵戰。”

這背後捅刀的行為,差點沒把張偉平氣死。

我在前面衝鋒陷陣,為大家謀福利,你在後面不幫忙就算了,還踏馬的給老子拖後腿。

最關鍵的是,院線代表在看片會時,接到了一條來自於《龍門飛甲》製片方發來的簡訊。

“各位領導,《龍門飛甲》將於12月16日上映,膠片含3D,A類城市30元,B類25元,其他20元,IMAX國語版最低為北上廣50元。”

不僅不漲價,反而還降了五元錢,榕城地區甚至低至25元。

這種行為是真的狗。

張偉平吃了這麼一大個虧,當然要打回去,立即宣佈《金陵十三釵》不給博納旗下院線複製。

理由冠冕堂皇,《三槍》和《山楂樹》上映時,博納院線拖延賬款,沒有按時結賬。

於東知道求張偉平沒用,立馬把《龍門飛甲》從原定的18號提檔至16號,跟《金陵十三釵》同日上映。

面對媒體記者採訪,他暗戳戳地說《龍門飛甲》實打實的投資3000萬美刀,還說自家公司是上市公司,不會做假賬。

這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說張偉平《金陵十三釵》六億投資是吹噓,造假。

於東還說道:“徐克就是中國的詹姆斯·卡梅隆,張一謀就是中國的斯皮爾伯格。”

“《龍門飛甲》和《金陵十三釵》,如同《阿凡達》對壘《辛德勒名單》。”

眾所周知,《辛德勒名單》雖然是經典之作,但在票房上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而《阿凡達》是全球票房冠軍紀錄的保持者。

其實,於東和張偉平早已積怨已久。

兩人的恩恩怨怨,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

當時,雙方第一次合作發行張一謀電影《有話好好說》,據傳因為後期收益分配不均而結下了樑子。

2006年的賀歲檔,博納出品的《傷城》撞上老謀子的《滿城盡帶黃金甲》。

當時,於東曾炮轟《黃金甲》假借電影局的名義,與數字院線簽訂壟斷性獨家放映協議。

為此,張偉平反擊於東是“故意挑撥新畫面和院線,甚至是電影局的關係”。

2009年,《十月圍城》對戰《三槍》時,也是博納在背後出力,組建了“反張聯盟”,把老謀子黑的體無完膚。

……

京城,《來自星星的你》劇組。

蘇槿拍完今天的最後一場戲,立馬坐車去往京城工體,參加《小狐狸與捉妖師》的首映禮。

這一段時間,他一直泡在劇組,對於張偉平上漲分賬比例的事,理都沒有理。

不少媒體記者跑來採訪,他也是一直閉門不見。

實在沒有什麼好說的,他早就知道結果,一點沒有興趣參與。

最主要的還是之前吹下的牛逼,春節檔他要需要院線幫忙提高排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