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讓他們跳出來當眾挑刺,他們肯定是不會幹的。
因為他們跟蘇槿沒有利益衝突啊!
即使把蘇槿幹趴下,也輪不到他們上位。
所以,何必跳出來當出頭鳥。
再說,萬一沒幹趴下,反而被殺雞儆猴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他們可不相信,蘇槿還會把這個出頭鳥給留著,肯定是讓他滾蛋。
“OK,準備開拍。”
“action。”
“《心迷宮》第二十七場,第一鏡,第一次。”場記拿著場記板放在鏡頭面前說道。
解釋一下場、鏡、次的意思。
場、鏡二者主要看你分鏡頭是怎麼排的。
次的意思是說,你一場戲拍了幾次,就說幾次。
每次開拍都會說這個,主要是為了後期剪輯方便。
咔嚓……咔嚓……
張國粒穿著灰藍色外套,蹲在地上,戴著手套,拿著灰鏟,修豬圈。
劉華(道哥)推開門,衣服鼓鼓的,他很細節的瞧了瞧外面,然後把門關上。
他剛走到院子裡,就看到張國粒蹲在地上,上前走了幾步,輕聲喊道:“村長。”
“唉!”
專心修豬圈的張國粒,被突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他起身之後抱怨道:“啥時候進來的,也不敲個門。”
這可不是自作身份,是這豬圈下面有東西,村長做賊心虛。
“對不起,對不起。”劉華訕笑著連連道歉,“我找你有點事兒。”
剛說完,劉華又覺得這樣不好,太直接,補充道:“修豬圈呢!”
“嗯,啥事兒。”
有意思的是,這裡張國粒全程低著頭看著豬圈,沒有和白國慶對視,這暗示著他心裡有鬼。
劉華看了看四周,見沒人,上前幾步靠近張國粒,壓低聲音說道:“村長,我聽說那棺材裡裝的不是陳自立,他們家又給抬回來了?”
“嗯。”
“村長……呃……我……”劉華抿了抿嘴唇,有點緊張,話都到嘴邊了,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張國粒見狀,忍不住說道:“啥事兒?說嘛!”
劉華嚥了咽口水,拿出懷裡藏著的兩瓶白酒和一條煙,放到圍牆上,道:“我想借那個屍體,用用。”
聽到這話,張國粒心裡咯噔一下,看向劉華,嘴唇微張,想要說什麼,卻張不開口。
這裡後期會配上一條狗叫的聲音,專業詞彙叫“環境音”,主要就是模擬非真空空間感,以此來表達角色人物內心的不平靜。
如果你仔細看了《心迷宮》,就會知道影片中多次出現了這種環境音。
比如肖宗耀晚上在街邊發現身上的勳章不見了,出現了汽笛的噪音,還有大壯接過麗琴還給他手鐲時候,出現了雞叫聲……
其實這套邏輯,在我們小時候就遇到過了。
比如動畫片,一般動畫人物在發呆、無語的時候,頭上會飛過一隻烏鴉,後面跟著一串省略號,還有烏鴉的叫聲。
這個就是表示此時的人物沒有在發呆,而是內心產生了一些波動。
但這個波動,是不能透過過於豐富的表情或肢體動作來告訴觀眾。
所以,需要藉助一個聲音,來告訴觀眾,我此時的內心並非平靜狀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