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羅巴三大國際電影節,選片的風格的都不一樣。
威尼斯電影節偏重藝術與先鋒電影。
柏林電影節最為關注政治性和社會性電影。
而戛納電影節作為歐羅巴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偏重商業與藝術結合的電影。
恰巧《心迷宮》就是商業與藝術結合非常好的電影,它以其獨特的敘述方式,為觀影者展開了一幅人性圖卷。
展示了以農村社會為背景,人的慾望和情感所折射出的人心的陰暗一面,體現出一種強烈的黑色幽默和荒誕色彩。
克里斯蒂·喬恩看完《心迷宮》後,非常興奮,連珠帶跑冒出了一堆英語單詞。
“su,You’reagenius。”
“Promiseme,youmusttakeittoCannes,itwillmakeyoustandinthespotlightandenjoytheattentionofpeopleallovertheworld。”
韓三坪看著手舞足蹈的克里斯蒂·喬恩,眉頭緊皺,這個鬼佬講的是什麼,這麼興奮?
一旁的翻譯見狀,連忙低聲解釋道:“克里斯蒂誇獎蘇導是個天才,叫他一定要把《心迷宮》帶到戛納去,還說他會得獎。”
韓三坪聽完翻譯解釋,嘴角微微翹起,心情非常不錯。
一旦《心迷宮》得獎,怕是得賣個四五百萬歐,今年的轉正,也多了一層把握。
“老外就喜歡誇張,得個屁獎。”
蘇槿在心裡吐槽完,不用翻譯解釋,直接說道:“Thankyouforyourcompliment。”
他前世學過英語,還不錯,有一口地道的伯明翰口音,日常溝通是沒有問題。
當然,為了讓你們不說我裝逼,不是,劃掉,是為讓你們看懂,下面還是直接用中文吧!
韓三坪說道:“克里斯蒂,中午了,我已經訂好了飯店,咱們邊吃邊聊。”
“韓,你真是太貼心了。”克里斯蒂·喬恩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中國人喜歡在餐桌上談事情,剛來的時候,他很討厭這樣的行為,覺得中國人公私不分。
可去了之後,才明白餐桌上談事情也不錯。
飯局上,幾人一直談天說地,說電影,說行業,說電影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蘇,你的酒量太好了,下次我再也不跟你喝了。”克里斯蒂·喬恩吐著大舌頭說道。
韓三坪看著他醉眼惺忪的樣子,向蘇槿使了個眼色。
蘇槿接到,端起酒杯說道:“克里斯蒂,我再敬你一杯。”
“蘇,我不能再喝了,下回你到了戛納,我請你。”克里斯蒂·喬恩連忙擺手拒絕。
韓三坪見狀,微微一笑,道:“克里斯蒂,你說這次誰有機會獲得金鐘櫚?”
“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還有貝拉·塔爾的《從倫敦來得人》,聽我在北美選片的朋友說,這兩部影片非常優秀。”
克里斯蒂說完,話題一轉,笑道:“蘇的《心迷宮》也是非常優秀,至少在我看來是非常優秀的。”
《老無所依》這部電影是真的牛逼。
參加十四個電影節,均有所獲,橫掃奧斯卡,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改編劇本。
韓三坪不置可否,繼續問道:“蘇槿的《心迷宮》機會大不大?”
“有很大可能,這次你們國家的張漫玉作為評委之一,我相信她會投《心迷宮》爭取。
還有這次評審團主席斯蒂芬·費雷斯先生也非常喜歡這種題材。
即使沒有拿到金鐘櫚,評審團大獎希望很大。”
蘇槿聽後,平淡的笑了笑,一點也沒有激動的意思。
放在往年,《心迷宮》還有可能,但今年基本是沒有可能得金鐘櫚。
今年評審團傾向選擇關注女性的影片,獲獎影片大多氣質沉靜、沒有所謂的強烈的戲劇衝突,但人物命運皆扣人心絃。
比如這次的金鐘櫚《四月三週兩天》還有評委會大獎《原木之森》都是關注女性題材電影。
《原木之森》是河瀨直美的作品。
1997年就憑處女作《萌之朱雀》入圍戛納電影節,獲得金攝影機獎。
其後幾乎所有長片都能殺入戛納主競賽單元,被稱為「戛納嫡系女兒」。
直到2018年她才失寵,《視覺》被戛納拒之門外。
最後只能酸溜溜地去了西班牙的塞巴斯蒂安電影節,與大冪冪主演的《寶貝兒》同臺競技。
所以,別在嘲諷大冪冪的《寶貝兒》了,別人好歹和世界知名導演同臺競技過。
飯局結束,蘇槿示意黃嘉強把小禮物奉上,也確實是小禮物,兩個迪奧包包,兩塊江詩丹頓手錶,一盒茶葉,茶葉下面內有乾坤。
克里斯蒂·喬恩看著這些小禮物,微微一笑,這就是他喜歡參加酒局的原因。
不過喜歡歸喜歡,推辭還是要推辭的,這是他在華夏多年悟出的道理。
把克里斯蒂·喬恩送上車,韓三坪從口袋掏出煙遞給蘇槿和黃嘉強一根。
他吐出一口煙霧,緩緩說道:“蘇槿,改明瞭兒,我看看能不能幫你聯絡一下張漫玉認識一下。”
“謝謝三爺。”
蘇槿本想拒絕,但想想認識也不是壞事,說不定曼神在小房間舌戰群儒,幫他拿下金鐘櫚呢,這誰又說的定呢。
至於入圍不了主競賽單元,應該不太可能。
亞洲四五部電影,就是分蛋糕也該分到華夏一塊,何況曼神也在呢!
她總不能連自家的電影都不支援吧!
又聊了一會兒,韓三坪的座駕就來了,把他送上車,蘇槿和黃嘉強也坐上車回了公司。
車上,黃嘉強問道:“老闆,我是不是得給你再招個助理?”
“招吧!”蘇槿看著窗外,頭也不回地說道。
陳止希跑去曼谷去了,身邊沒個助理確實不太方便,比如這次開車,都是黃嘉強助理開的。
回到公司,剛出電梯,就看到了正準備進電梯的王英。
“王哥,你這是找我?”
“廢話,我不找你還能找誰?”王英聞到刺鼻的酒味,好奇地問道:“大中午的,你這是跟誰喝了?”
“戛納電影節在亞洲的選片人。”蘇槿隨口說道。
“你的《心迷宮》選上了?”
“選上了。”
“可以啊!蘇槿,第一部電影,就入選了戛納電影節。”
“這有啥可以的,這只是過了初選這一關而已,很好過的,等我入圍了主競賽單元,你再誇我吧!”
王英尷尬的笑了笑,他雖然是個導演,但只是一個電視劇導演,還是去年剛轉正的導演,對歐羅巴三大國際電影節還真沒做過什麼研究。
說話間,兩人來到了辦公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