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他跟著寧昊磨練一部電影,屬實對他有點不太放心。
但楊青有一個非常好的優點,可以說比那些大導演的優點還要好。
就是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會有自己多餘的想法,完全按照拍攝計劃表來進行。
他這種人,特別適合工業化電影。
所謂工業化電影,說白了就是“製片人中心制”,導演就是個工具人。
拍攝時候,完全按照拍攝計劃表進行。
也就是,總製片表出爐後,會制定出詳細的拍攝計劃,具體到每一天的工作量,也叫通告單。
通告單會標明拍攝順序、場次、場景、涉及演員、所需服裝化妝道具、情節等等。
按照規定,一天拍多少鏡頭,好萊塢一般會把拍下來的鏡頭交給製片人稽核,內地劇組是導演中心制,拍完檢查一遍就算完事。
十點多,殺青宴結束。
一般來說,如果是新人居多的劇組,殺青的時候,女的會流淚,男的會傷感。
《心迷宮》沒有這些,張國粒、郭滔他們都是老油條了,早已司空見慣。
工作人員也是經驗豐富,只有一些建木招的助理哭的不少。
瞎姐倒是哭的稀里嘩啦,還喝了不少,抱著餘楠痛哭,嘴裡還胡言亂語。
蘇槿把她抱上車的時候,還被她吐了一身,噁心的差點沒把她給扔出去。
把瞎姐放在座位上,蘇槿下車之後,對著餘楠說道:“楠姐,師師就拜託你照顧你了。”
“怎麼?不讓她在你那裡將就一晚?”餘楠的臉頰微微泛著紅暈,似笑非笑地看著蘇槿。
“楠姐,我和師師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我只是把她當妹妹。”
“呵呵。”餘楠輕笑一聲,那意思很明白,你就繼續給我裝吧!
蘇槿看明白了,剛想解釋,但對方轉身上了車,丟下一句話。
“師師我會幫你照顧好的,希望到時能喝上你們的喜酒。”
哐當。
車門關上,車輛駛出。
黃嘉強湊了過來,八卦地問道:“老闆,你真對師師沒有興趣啊!”
“瞎打聽什麼?事情做完了嗎?人員安排了嗎……”蘇槿教訓一通,轉身就走。
黃嘉強懵逼地看著蘇槿的背影,合著受傷的總是我是吧!
蘇槿拿出華子,點燃,思緒飄飛。
《心迷宮》是他的第一部電影,要說沒什麼傷感,那是騙人的。
但也就是有一點點傷感,其它的就沒了。
主要是這部電影,他真的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跟個工具人一樣。
很多人覺得導演在一部電影很重要,是電影的靈魂人物。
其實,這些都是你們自己以為的。
要說重要性,還不如攝影師呢!
光圈、焦距、燈光這些都需要攝影來把控。
一個好的攝影師,直接決定一部電影的質感。
比如老謀子,他就是攝影師出身,一出道就達到巔峰,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得了柏林金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