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新名字,既然奈米蟲如此輕盈且顏色碧綠,衛銘便將其命名為“翡翠”。
星火系統已然收到了衛銘的指令,之後產出的奈米蟲便被命名為翡翠奈米蟲。
雖然在體內能量和物質兩個層面的消耗數量上,翡翠奈米蟲比之前增長了約百分之三十五。
但總體來看,這種消耗仍然微乎其微。
並且是很值得的。
衛銘不停的將舊有奈米蟲替換成現在更為強悍一些的翡翠奈米蟲。
下完這些指令之後,衛銘最後才將心神沉浸到狐九給他的情報資料中。
除去一些通識課上都會教的基礎玉墟資料之外,其他內容多是涉及各種妖族的勢力劃分、政權架構、經濟民生等方面的資料。
還都做了逐一大致的描述。
其中最關鍵的,還有各種妖族的秘術神通及其應對方式。
看來狐九這些年來四處打探的就是這些機密資料。
以備後續復仇使用。
特別是有一些法術神通,居然還有相應的功法寫在其中。
諸如虎妖、豹妖、象妖等等,雖然沒有極其核心的高等功法。
但是大多數種族的基礎的心法、徒手搏殺功法、煉丹煉器、陣法等等知識也都有詳細的資料。
這狐九仗著自己的身體特性隨意遊走在各個種族領地之間打探來的。
也算是整個青丘狐族被屠戮之後所有留下的血換來的。
這份沉甸甸的資料為衛銘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參考。
不過,這些資料太過龐雜,其中還有些妖族軀體的經絡走向圖,都畫的很是抽象。
全都需要在他組建起設想中的研究團隊之後才能實施。
衛銘雖然一個人能夠在生物核芯中掛上多個並行程式進行研究。
但一個人閉門造車很容易就陷入歧途。
如果有多個研究人員共同集思廣益,不但能夠幫助他拓寬靈感來源,還能加快研究進展。
一個人搞二十個專案,絕對沒有十個人搞一百個專案的效率來得高。
至於人選,衛銘自己絕對是其中的領導者。
其餘的人選目標,關鍵在於思維模式要契合他從地球帶來的研究思路才行。
身體的修行資質反倒是其次。
畢竟他想要的是研究人員,而不是戰鬥人員。
普通的研究人員,用他那些同學就挺好。
衛銘已經發現好幾個符合要求的同學。
但科學研究必須要有一個領頭羊。
在衛銘學會身外化身或者其他分身術之類的神通之前,只能找一個絕對信任的人來領導這個實驗室。
而這個人選,早已出現在衛銘的腦海中。
那就是體內有一幅寶圖的諸葛觀星。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衛銘發現諸葛觀星不但才思敏捷。
最關鍵的是諸葛觀星有研究人員的思維。
每每能在衛銘與其溝通中,理解並預判衛銘所要說的內容,並與衛銘深度探討下去。
完全不像是個玉墟人,倒像個地球人。
據諸葛觀星所說,若不是當時情形所迫,他也不會聽了衛銘的三言兩語就去賣了靈根。
他與其他的蠢貨不同,諸葛觀星是認真思索、權衡利弊並調查完衛銘之後,才作出了謹慎的決定。
諸葛觀星是衛銘隔壁班的學生。
衛銘多次接觸下來,發現他體內確實有一個極其強大的寶圖。
但他的法力根本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寶圖存在。
這才導致他年近三十還停留在煉氣初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