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的付出是有要求的。”
“一旦我可以勝任,你便要給我加上正常維修師的工資與提成才行,如何?”
錘柄聽到衛銘這樣說,波頻開始變得細膩短促起來。
這是他在認真思考。
考慮了一會錘柄才再次開口。
此時的他已經沒有那麼興奮。
反而有點謹慎。
他覺得這個衛銘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高中生。
“先看看你手上的技術怎麼樣吧。”
“我倒要看看之前你的資料裡寫的什麼‘機械與電子相關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厚的實踐經驗’到底有多獨到與豐厚。”
……
當衛銘站在錘柄修理鋪鐵氈臺旁,手握鐵夾和圓頭錘的時候,他的內心是無語的。
他本以為這玉墟之中的修理手段應該很高階才是。
要麼是那種念動口訣催動法力神火煉化材料,然後由靈機玄法淬鍊工件的工藝;
要麼是用高能電磁波之類操控工件的量子疊加態,使工件的微觀粒子在機率雲中自主坍縮成預設的超對稱晶格結構這樣的方式。
誰成想是連地球都很少見的手動打鐵?
衛銘看著手中頗有熟悉感的工具,頓時回想起他看奧德彪、修馬蹄、鍛刀大賽、洗地毯、荒野求生、趕海等等影片的經歷。
“這麼樸實無華的嗎?”
衛銘不解的看向半空中以一個虛擬全息錘子樣貌懸浮著的錘柄。
錘柄一動不動的,面對衛銘的疑惑只上下點了幾下錘頭,並沒有說話。
衛銘只好把目光移向旁邊全息投影投射出來的機械圖紙。
那是一個標滿尺寸數字和陣法組裝工藝的錘頭設計圖。
夢迴大學金工實習。
衛銘的手掌細細摩挲著坯件。
感受著那非金非木也不是高分子聚合物俗稱塑膠的合金塊的材質。
他心念微動。
操控著奈米蟲順著手掌蔓延到坯件之中。
雖然這坯件的強度遠比地球的材料堅韌的多。
但在奈米尺寸上,仍然很是空曠。
奈米蟲遊走在工件的微觀粒子和電子雲之間,如同魚入大海般自由通暢。
他們成群結隊的暢遊在各種力場之間,按照衛銘的意志改變工件的微觀與宏觀構造。
衛銘雖然失去了黃學勝號核芯的算力加持。
但測定工件資訊和輔助衛銘對預製陣法進行嵌入接駁埠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單單依靠衛銘自身的算力就足以支撐。
代價不過是暫時缺失一部分邊界視野罷了。
很是微不足道。
透過奈米蟲的探查,工件的資訊已經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顯示在衛銘的視網膜上。
並隨著視野中工件的移動和狀態而隨時改變。
加熱、塑形、衝孔、熱處理一氣呵成。
但是這僅僅只是完成了個預處理而已。
接下來的嵌入預製陣法和電子部件埠精確接駁才是難點。
用法力輔助厘米級的錘頭對微米級的埠進行精準操控。
要是一般人可就難如登天了。
錘柄的虛影就漂浮在一邊,等著看衛銘的笑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