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又要帶著妻子和老孃過上之前的困苦日子,趙觀瀾咬著牙,面色逐漸慘白。
陳守拙也沒在意,不光是趙觀瀾失態,得到訊息的蔡元貞和謝懷清,誰能接受如此雲泥之別的日子。
“如今吾等只能等,看縣尊大人為何要裁撤吾等。”
低聲安慰了趙觀瀾一句,陳守拙強行壓抑內心煩躁,勉強開始處理政務。
今日閻赴出奇的沒有按時抵達,到了正午時分,才姍姍來遲。
眼見陳守拙,趙觀瀾四人心不在焉的模樣,閻赴眯起眼睛。
他是故意的。
這些一步登天的小吏必須要經過打磨和煎熬,不然不會狠下心和自己走上造反的不歸路。
現在只靠著趙渀等人,力量還是太弱。
而趙觀瀾和陳守拙他們跟隨自己,聽從自己的調遣,看起來縣衙已經鐵板一塊,實際上,他們這套班底還算不得心腹。
畢竟他們聽自己的,不過是因為自己是他們大明官場上有提攜之恩的上官。
一旦自己不是知縣,他們最多會抱著感恩之心。
他必須儘快將整個從縣儘可能多的力量拉入到這場造反中來。
畢竟嘉靖之後,小冰河時期已經初現端倪,關外韃子和草原外敵都在虎視眈眈,時代也需要儘快發展,跟上大航海的文明飛速增長。
另外大明是流官制,做為一地縣令,最短任期,只有三年,他的時間並不多。
眼見知縣到府,陳守拙四人恭敬行禮。
“縣尊。”
陳守拙沒沉住氣,忍不住開口。
“縣尊,今日一早,衙門裡便在傳聞,說縣政司要裁撤了,是真的嗎?”
趙觀瀾三人明顯緊張起來,閻赴眉頭一皺,走到三堂上首落座。
“誰在傳?”
旋即閻赴話鋒一轉,苦笑開口。
“本縣的確有這般思量,只是還未下定決心。”
陳守拙不甘開口。
“可是學生們有做的不如人意的地方?縣尊大人只管知會一聲,學生們必定竭盡全力。”
不光是陳守拙不甘心,趙觀瀾三人面上也浮現出難看神情,他們自認為在縣政司盡心盡力,凡是縣尊吩咐下來的,沒有誰不上心,也不知怎的,便驚聞噩耗。
桌案上茶盞氤氳,閻赴面上閃過為難神色,良久,方才終於開口。
“不是爾等的問題。”
悠悠嘆息,閻赴抬頭看著堂外,天色陰沉。
“從縣積弊已久,這些日子本官也看出不少問題,正是縣政司大展身手的變革之機,但......”
“從縣孫,楚四族在縣衙中也在大力安插人手,爾等在縣衙已久,自然知曉哪些是他們的人。”
“須知鄉紳裡甲都掌控在這些家族手中,若他們鐵了心不肯配合,本縣的政令如何下達。”
“四族欺本縣根基不穩,衙中無人......”
話音落下,閻赴深吸一口氣,鄭重看著四人。
“本縣知曉爾等都是赤誠之輩,對待政務更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愛護百姓拳拳之心昭然。”
“罷了,容本縣再想想吧。”
閻赴走了,只留下趙觀瀾,陳守拙幾人垂頭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