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進大明,比考進大明容易

第6章 告別

楊繼盛身無長物,只贈了一本翻閱多年的論語,批註極滿。

閻赴接過禮物,拱手行禮,這一次多了幾分鄭重。

“多謝。”

三人落座時,張居正也深吸一口氣,看向楊繼盛。

新科進士點翰林那一日,便都收到訊息,這一榜最末流的進士閻赴,將要被派往新城縣。

“陝西之地,宛若大明突出一角,除南面接到朵甘思宣慰司外,其餘三面均在韃靼部範圍之內。”

“當地多軍衛軍堡,軍政錯綜複雜,民風彪悍,匪患眾多。”

“上一任縣令便死在山匪之手。”

“加之此地交通不便,往往百姓前日種植,後日便有韃靼,山匪劫掠,實是破舊貧瘠之所。”

“閻兄,若前往赴任,一定要小心謹慎才是。”

閻赴看著桌案上的犀帶,論語,笑著點頭。

張居正和楊繼盛面上擔憂並非作假。

這兩人不錯,只是可惜,在座三人,日後的道路不盡相同。

一個為天下百姓,為大明江山續命,不擇手段,不留餘地。

一個為理字拋家舍業,不願同流合汙。

還有自己。

“兩位兄臺放心,閻某赴任之後,也有設想。”

“一則整頓吏治,培養並無貪墨習性之班底。”

“二則分析勢力,舉軍,政之力,逐一清掃當地匪患。”

“三則疏通河道,興建水渠,以足百姓。”

他描述的很詳細,只是內心卻平靜。

自己赴任之後,陝西將會開始反!

我要讓這次的農民造反浩浩蕩蕩,不是如嘉靖年數十次各地舉義,而是真正全面造反,席捲軍政百姓!

張獻忠,李自成?

我自己當便是!

大明爛了,朝廷官吏貪墨成風,胥吏也敢為一點糧食逼人性命。

軍中將領剋扣糧餉,邊軍更多有殺良冒功之事。

那就從一縣之地,開始培養農民軍!

一場酒喝到傍晚,張居正方才拍手,一名十六歲少年英武肅立。

“閻兄此行山高水遠,張某有一童子,名為張煉,年十六歲,粗通武藝,也隨學了幾年文章。”

“今日願贈與閻兄,以護周全。”

這一刻,張居正盯著閻赴。

其實此事張居正也思索了許久,才終於做下決定。

廣交天下英才。

尤其是閻赴的漢書三策,未來必定是治世之能臣,大明江山,需要這樣的人。

閻赴沉默。

桌案前酒水傾盡。

他是真的很感動。

其他新科進士落井下石,或冷眼旁觀時,唯獨他站出來,一直站在自己身側。

客棧門外,夕陽光照,袍服影長。

風聲獵獵中,三名嘉靖二十六年新科進士相互拱手。

人影在道路上分開時,客棧門口終於閻赴不再是孤身一人。

十六歲的張煉穿著下人袍服,閻赴就站在他身側,穿的比他還寒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