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明天要去九龍警署報到,那麼李崇九就還有一天時間休息。
時間這麼寶貴,手裡又提著十萬,可不能浪費。
李崇九是那種崇尚高效率的人,所以打算先去買一輛車,以便以後可以更高效率地利用時間。
他出了灣仔警署,先是在附近叉燒店買了一袋叉燒包,手裡提著叉燒和一袋子錢,在路邊招手要了一輛黃包車,上車道:“去寶利車行。”
寶利車行在香港十分有名。
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夠有資金有人脈開得起車行的人不多。
而這家車行的老闆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港“夜總會皇帝”李裁法。
李裁法號稱香港杜月笙,實際上他本身就是杜月笙門徒。
杜月笙於1949年從上海來港避,於是師徒聯手,兩代通連,遂令香港黑雲壓頂。
那年頭的香港,正是馬照跑、毒照販、美照選、私照走,其中又大多由李先生的黑手撐持,港英政府也樂於由他維持所謂地下秩序,或包疪,或合謀,把民間社會搞得烏煙瘴氣。
1951年杜月笙病逝後,李裁法的好運也到了頭,香港英政府忽然把李裁法驅趕離境,李裁法斡旋不果,唯有跑路,逃至寶島,卻被上海昔日仇家圍攻,寶島當局國民黨以流氓罪名將之下獄七年。
如今李裁法很多香港的產業全都換人,比如大名鼎鼎的麗池舞廳就數次易主,唯有這“寶利車行”竟一直掛在李裁法名下。
寶利車行位於旺角區域。
這年代很多做生意的都迷信,認為“旺角”這個名字取得好,可以旺人旺事業,因此很多大佬都喜歡把公司開在這裡。
李崇九嘴裡咬著叉燒包,手裡提著兩個袋子,一袋子叉燒,一袋子錢從黃包車上下來,走進車行。
車行生意正忙。
五十年代的香港,隨著香港經濟越來越好,有錢人也就越來越多,跑來買車充面子的也就多起來。
此時一個肥頭大耳男子正在揹著手看車,旁邊車行經理小心翼翼地伺候著,有問必答。
在經理看來,這位是實打實的買家,只要伺候好,這筆生意就絕對跑不了。
另外三名銷售員正在收銀臺偷懶,看到李崇九咬著叉燒包進來,又看看他提著牛皮袋,主觀以為袋子裡裝的都是叉燒,於是就互相推搡,都不想主動接待。
李崇九咬著叉燒在車行轉悠一遍,大致把裡面車況看清。
這家車行主要經營美國通用和福特兩個汽車品牌,像賓利,賓士,林肯,勞斯萊斯卻是沒有。
仔細一想也就明白。
香港經濟雖然騰飛,但能買得起豪車的,卻還是不多。
很多車行都會採取預定方式,等買家付了預付款,才會下單採購這種豪車。
平時車行擺放銷售的就是這種普通車型,而這種普通車型卻也讓很多月薪八九十塊的香港人望而生畏。
“不好意思,我能不能試試這輛車?”李崇九指了指一輛黑色福特50,這個年代才出的經典款,也是很多探長大佬最愛,低調,不張揚。
一名瘦子銷售這才很不情願地從收銀臺過來,“試車可以,麻煩把手擦乾淨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