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梟雄大亨共舞香江的時代!窮人只有兩條路,一是認命,當牛馬;二是拿命博富貴---我命,由我定!”
……
九龍總署,槍械庫房----
“你好,PC679。”
李崇九穿著一身綠色軍裝,笑著把一張上級下發的“配槍證”,隔著櫃檯窗戶遞給裡面的槍械佬。
槍械佬坐在椅子上,正給手中槍械上油,聞言,放下槍械,戴上老花鏡,接過高階警員才有的“配槍證”,很仔細地看一眼,不漏掉一個字。
等看完,他這才抬頭看向面前年輕人。
第一感覺,高大魁梧。
身高足有一米八七,臉龐稜角分明,一雙星眸熠熠發光,嘴角一抹似笑非笑,渾身散發一種穩重氣息。
“山東人?”
“山東威海。”
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後,港英政府為擴充警力,於1923年首次從威海衛招募警察。
招募條件嚴格,要求身高至少170,體格健碩,且優先選拔吃苦耐勞者,這批警察被成為“魯警”或“山東差”。
因為不會粵語和英語,魯警一般在警隊擔任最苦最累工作。
比如玩命的衝鋒隊和當牛馬的交通部,幾乎都是魯警。
槍械佬點點頭,“講真,山東人我見過不少,像你這麼壯實的卻是少見。”
李崇九咧嘴一笑,露出潔白牙齒:“吃得多,父母才送來當差,要不然會把家吃窮。”
槍械佬笑了:“你倒是看得開---山東人做警察在這邊是傳統,月薪二百三十,可以養活一家人。”
槍械佬說著,拿出一本“槍械分發記錄”,又拿出一支黑色鋼筆,指指空格處:“簽字先!簽完字我給你發槍。”
“多謝。”李崇九接過黑色鋼筆,擰開筆帽,俯身在空白處很認真地寫下“李崇九”三個字。
“咦?”槍械佬看著李崇九寫的名字,很是工整,一撇一捺,強勁有力,不禁訝然:“你識字?”
山東人在這裡當差的,十有八九都是文盲。
準確講,除了山東人,整個香港警隊一百人當中想要挑出識字的都很難。
五十年代大家連肚子都喂不飽,誰還有功夫識字?
為此,警隊在招募警員時,往往只需遞過一份報紙,讓你讀個一兩句,能夠讀得懂,讀得順,就算透過。
“以前讀過書,認識一些。”李崇九淡定道。
“怪不得。”槍械佬點頭,“我看你上面紀錄,當差才三個月就從巡警扎職槍佬,了不得。”
槍械佬這句話卻是實話。
香港警察大多從黃竹坑警校畢業,畢業以後沒關係的大多淪為街頭巡警,腰間插一根木棍,脖子掛著口哨,滿大街轉悠。
看著威風,實則危險。
這個年代社團多如牛毛,人數超過十萬。
警察總人數才一萬七,遠遠低於社團人馬。
雙方發生衝突,警察往往是弱勢群體,要嗶嗶嗶,吹口哨求救。
那些插著木棍當武器的巡警就更可憐,在衝突中全是炮灰。
如果運氣好,可以從巡警扎職高階警員,就能配槍,俗稱“槍佬”。
槍械佬認為李崇九能這麼快配槍,一定是因為認識字,卻不知道李崇九靠的不是識字,而是拳頭。
一拳打得百拳開!
作為一名重生者,李崇九深諳這個道理。
弱肉強食!
是唯一法則。
這一世的他,住在貧民窟石峽尾,父親早亡,母親帶著他和妹妹相依為命,沒背景,沒靠山,在當差之前,每天面對的就是生存危機。
老天爺唯獨給了他這麼一個強健的身體,一雙鐵打的拳頭。
短短三個月,他靠著拳頭一共打殘四十三人,打傷兩百零七人,終於在巡警中混出名號----
街頭霸王,
李崇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