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談這個提議,最先提起的不是韓羽,而是袁崇煥。
其實早在皇太極沒有打到京城前,袁崇煥就有與皇太極和談的意向。
只是礙於當時的情勢,這種意向純粹是袁崇煥的一廂情願。
而在皇太極打到京城後,袁崇煥的這種意向更加的強烈,這也是他當時只守不攻的一個原因。
崇禎將袁崇煥下獄,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
“他們不會同意的。”
之前袁崇煥的意向很強烈,現在卻已經很淡薄。
而這個“他們”,也並非只是指皇太極。
更多的乃是指的是朝廷。
之前皇太極打到京城,朝廷都不同意和談,如今局勢大好,朝廷豈會在這時候同意和談?
而且以崇禎的倔脾氣,這麼丟臉的事,他能幹得出來?
“不是讓朝廷和皇太極和談,而是咱們跟皇太極和談。”
韓羽重新措辭,著重強調了“咱們”兩個字。
聞聲,袁崇煥不由微微一怔,臉上露出疑惑不解之色。
“什麼叫咱們跟皇太極和談?”
“這話怎麼說的有點像是在賣國呢?”
“誒誒誒!督師,這話可不要亂說!”
“怎麼就賣國了?我可沒這樣說過。”
韓羽急忙擺手制止,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隨即他向袁崇煥解釋了一番。
朝廷不願意和談,那是朝廷的事。
朝廷那幫人整天呆在京城那王八殼子裡,別人進不去,他們也不願出來,衣食無憂,怎麼會知道遼東將士的辛苦?
他們不願意和談,一方面是因為拉不下這面子,另外一方面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
而皇太極以前之所以不同意和談,則是因為他們在關外的勢力已經一家獨大,蒙古草原和朝鮮都對他們已經構不成威脅,他們自然不願與大明和談,畢竟他們可是整天想著搶大明的東西。
但現在不一樣了。
西平堡一戰,打掉了皇太極最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現在的他只能縮在瀋陽這座巨城中瑟瑟發抖。
如果現在袁崇煥向皇太極丟擲和談的橄欖枝,韓羽認為皇太極一定會心動。
即便他們不是真心實意想要和談,肯定也會因“緩兵之計”同意和談。
換句話說,現在優勢在我,皇太極沒有不和談的條件。
那什麼叫“咱們跟他和談”呢?
“自然不是真的和談。”
“而是利用這個機會,將我們的人送進瀋陽。”
韓羽話到這裡,忽的停了下來。
正聽得入神的袁崇煥神色一怔,滿眼疑惑的問道:
“沒了?”
“當然還有,只是那都是後話了。”
“現在主要是督師得同意與皇太極和談,至少要向他們傳達出這個意向。”
“我知道,督師也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了,肯定輕車熟路,屬下便不多問了。”
“只要督師將這意向傳遞給皇太極,我保證,皇太極很快就會做出反應。”
韓羽並未將整個計劃和盤托出。
畢竟現在他也有點拿不準,萬一要出現岔子,他也好隨機應變。
“明裡暗裡罵我不是人?”
袁崇煥白了他一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