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喬菲之外,幾乎無人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並非是去山西,而是去張家口。
準確說是去口外,張家口之外的茫茫大草原!
別看大明跟草原一直都是敵對狀態,大明更是拒絕草原互市,朝貢。
但在私底下的貿易渠道卻是不少。
晉商跟邊將關係一向不錯,靠著一筆嫁妝,喬菲更是在京杭大運河的終點京師開始走私貿易。
祥符縣小小的韓家不算什麼,但隨著韓羽成為千戶,這筆買賣做的愈加輕鬆。
喬菲的私房錢也是暴漲。
現在,到了花錢的時候。
......
張家口本是長城上面的豁口,留下對外貿易的一道門後,門便一直不開,是長城防線上重要的據點。
此處距離京師不過八百里,看似不少,訊息卻能一日從張家口,送到京師。
張家口駐紮的張家口衛所,下轄千戶軍戶,實際上只剩下五六百老弱殘兵。
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大量土地被軍官兼併之後,尋常軍戶除了要打仗之外,還得給軍官老爺種地,伺候他們一家老少。
如此日子,年年都有騷亂髮生,更有不算是騷亂的軍戶逃亡。
加之衛所制度下,上面偶爾能夠發餉銀,用於鼓舞士氣。
這時候千戶所只有五六百人的優勢便彰顯出來,世襲的軍官們吃空餉吃的飽飽的。
除了吃空餉之外,在對外矛盾不緊張的時候,走私更是猖獗。
“老爺!”
千戶所在的官署大門被推開之後,立馬有人單膝跪地:
“有幾個韃靼人求見!”
“韃靼人?他們找我作甚?是有什麼大買賣嗎?”
千戶姓趙,世襲此地,在關內關外都有許多“朋友”,將韃靼人是作為自己的財神爺。
“他們說是有天大的買賣要送給老爺您。”
“行,讓他們進來,在調集一隊兵馬,以防不測。”
“是。”
韃靼人很快入內,他們有資格進入千戶所的只有三個人,其餘人甚至連進入張家口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在關外候著。
“大人!”
那些韃靼人見到趙千戶,便跪倒在地:
“小人巴圖魯,來自於欽察部落。此番到來,是奉我家族長之令,請求歸附大明!”
“那女真人欺人太甚,在關外時常劫掠我部,我部難以抵禦,只能將希望寄託在袁都督身上。”
“只要袁都督牽制女真人,我部方才能夠為天朝效力。”
“等等?”
趙千戶已經坐不住了!
時值寒冬,春天還未到來。
韃靼人踏雪而來本就稀罕,現在說出口的話,更是叫他心中狂喜!
韃靼人歸附!
無論這事兒結果如何,自己這個中間人都能在朝廷獲得嘉獎。
可那韃靼人隨後提及的人名,卻是叫他頭疼起來!
關內關外是兩個世界,縱然是他對所謂欽察部落,也知之甚少。而對方想要投靠的是大明,還是大明薊遼督師袁崇煥,在他看來,是後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