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返回京城後,便將此事告訴了崇禎,崇禎以此為由下令抓捕袁崇煥,之後將之處死。
這個說法成為後世考較袁崇煥死因的主流說法。
但其中有一點韓羽始終不明白,那就是即便這個計謀天衣無縫,楊春的演技渾然天成,可以崇禎當時對袁崇煥的信任,難道真的會立刻中計?
關於這一點,《明史》並沒有記載,韓羽對此頗為懷疑。
而此刻聯絡他已經得到的線索來看,導致崇禎立刻將袁崇煥下獄的關鍵證物,可能不是楊春的證詞,而是另外一樣東西,或者說另外的證詞。
也就是說,除了楊春外,朝廷內那個真正通敵的人才是起到關鍵性作用的人。
另外,韓羽也深知朝廷內部黨爭已經進入水深火熱的地步,而且袁崇煥被下獄之前,朝廷內部一直有一股勢力在散佈流言蜚語,羅織罪狀證據來影響崇禎對袁崇煥的判斷。
或許這股勢力背後的那個人,就是那個真正通敵的人!
能有這般實力,還能參與黨爭,除了內閣中的幾人,還能有誰?
“你是說,周延儒?”
袁崇煥皺眉問道。
韓羽搖了搖頭道:
“此人雖善阿諛奉承,曲意逢迎,但要說他跟督師您有什麼恩怨,卻是沒有。”
“他沒道理這麼做。”
“那還能是誰?”
如果不是首輔周延儒,內閣中還能有誰有如此之大的能量?
韓羽一時半會兒也回答不上來,正自思索之際,卻不料皇宮裡來了太監傳旨,說是讓袁崇煥進宮面聖。
袁崇煥自詔獄出來以後,已經整整三日,按道理是應該進宮面聖。
可袁崇煥一問才知道,崇禎此番不僅要袁崇煥進宮,還要韓羽也跟著一起去。
這可讓韓羽不由大吃一驚。
畢竟他說到底也只是個千戶,皇帝無緣無故為什麼要見自己?
“你在草原上乾的那些事露出了馬腳?”
袁崇煥當即猜道。
“必不可能!”
韓羽毫不猶豫的否認道:
“此事如有破綻,我早就死在詔獄裡了,怎麼可能被放出來?”
而且他也深信嫂子不會坑自己。
再者,他們家與草原暗中通商也不是一次兩次,一年兩年了,該如何規避邊境守軍的巡查,該如何掩人耳目,可謂門清,豈會露出破綻?
“那陛下為何要見你?”
袁崇煥更加疑惑了。
韓羽被崇禎的聖旨搞得一時半會兒摸不著頭腦,只得硬著頭皮道:
“詔獄都出來了,害怕皇宮?”
“去就去!”
見狀,袁崇煥也不好再多說什麼,換好衣裳後便與韓羽一道進入城中,朝著皇城而去。
說起來,這還是韓羽第一次進宮,想著即將見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亡國之君崇禎,他不由還有些小激動。
這個在後世記載中,自吊於煤山歪脖子樹的皇帝,也算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亡國之君常有,可能真正做到以身殉國的,卻少之又少。
就連被清人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康熙,都忍不住以他為鑑,可想而知他的影響力。
“來吧崇禎,讓我來改變你那該死的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