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67章 大整鹽政(下)

股份公司,在江蘇也不算什麼太新鮮的詞,幾十年洋務發展,這種西方的商業組織也成功進入了這些商人的眼中,先前南洋航運公司的股票就有人買過,所以這鹽業股份公司倒也不難理解是什麼玩意,只是如此大的變動讓在場的眾人都難以理解。

而左念微也不打算在這裡跟這些人廢話太多,而是讓他們自己看檔案,不識字就找人讀,反正左念微這件事情是要辦下去的。

按照計劃,東南巡閱府首先會設立一個鹽業總公司作為母公司,然後再建立其他公司,共同組成一個公私合體的鹽業集團,以承擔食鹽專營的生產任務,確保國家安全,實現資產增值。

而這件事的辦理除了強硬的態度,技巧也很簡單,教員已經告訴咱們了,“團結大多數,孤立極少數”,這部分人群大概可以分為大鹽商,小鹽商、其他商人和工人。

對於那些大鹽商來說,組建股份公司的好處還不明瞭,但壞處卻是很明顯——生產和經營主導權的丟失。古代鹽商真正賺錢其實是私鹽,這些不在稅收統計內的鹽幾乎全是利潤,晚清使其私鹽氾濫,比官鹽還要多,如果能把私鹽管制好,鹽業收入不說翻個倍,至少能漲個七八成。

對於小鹽商來說,組建股份公司未必有壞處,但好處卻是一定的,以前他們飽受官府、大鹽商雙重壓榨,有的小鹽商實際上成了大鹽商的僱工,無論是生產經營,還是鹽場規劃,都需要聽從大鹽商的指揮,混得不比灶戶好多少,少數小鹽商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依靠私鹽過活,一旦被抓住,就會失去鹽商資格。

如果組建了股份公司,這些小鹽商就成了股東,在法律地位上與大鹽商平起平坐,只是股份少一些、分紅少一些而已,如果公司經營得好,這分紅未必就比以前單幹少,而且也不用再被大鹽商吆喝來吆喝去了,更不會被栽贓熬製私鹽。

至於那些原本無法躋身鹽商行列的其他商人,則等於是撿到寶貝了,以前想做鹽商,不僅要打點官府,還得等其他鹽商落馬才行,可現在就不一樣了,只要有銀子,就能認購股票,搖身一變也就可以成為鹽商一員,雖然聲勢遠不及以前的鹽商那麼浩大,但至少這鹽業的利潤是可以拿到手裡的。

是人就離不開鹽,人可以不吃糖、不穿洋布,但絕不能不吃鹽,這鹽業就是聚寶盆,就是長青樹,穩賺不賠的買賣,沒有人能夠拒絕。

而對於廣大的底層鹽業工人來說,鹽業公司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加規範的生產技術、環境和人身權益,有效提升收入和生活質量,是左念微最要爭取的“最廣大人民”。

對於這幾類主要人群的劃分可以讓左念微更好的分化製鹽產業鏈,對於這些人的政策也不一樣,對於商人主要是導之以利,團結小鹽商和其他商人,孤立大鹽商。

對於底層工人,左念微採取的是廣下基層,而這其中的工具就是建立基層政權。

這些事情的辦理都需要時間,所以左念微也不急著讓他們做決定,而是放這些人回去好好思考思考。

但在臨走之前,左念微也十分嚴肅的對所有人說到“這事關係著東南乃至整個中國的長遠利益,我絕不會輕言放棄,如果你們當中的一些人一意孤行,拒絕參加股份公司,拒絕服從改造,我也不會等他們,希望所有人都能嚴肅對待!”

這段時間,左念微不會幹等著,先針對鹽政積弊,對一批官員和鹽商進行了處罰,包括槍斃等死刑,揚州的臨時法院天天開庭,逐一審判,這些動作頓時間讓全體鹽官鹽商人人自危。

1896年1月,陸軍第三混成旅抵達揚州,將這場鹽業風波推上了高潮,在強大的壓迫下,鹽商們也不得不做出決定。

1896年4月,在南洋銀行等一群早有經驗的企業的幫助下,中華鹽業總公司成功組建,稅務總司、工商司等多個部分的相關部門也開始進駐揚州,巡閱府也頒佈了一系列的鹽業相關法案,整個食鹽行業得到了初步的控制。

但畢竟是草創,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逐步實驗,逐步推進改革,所以最近一兩年鹽稅規模不會有太大的增長,但鹽業卻可以得到很好的整治。

在左念微處理鹽政時,東南巡閱府第一年的財政報告也出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