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凌晨,漢江邊,湖北鋼藥廠
十幾個身穿巡防營號褂的人在幾名湖北新軍士兵的掩護下悄悄潛入了鋼藥廠。
隨後,黎元洪、陳仕榮和沈尚濂三人在幾名新軍士兵的帶領下進入到鋼藥廠的一間押籤房裡,第一混成標第二營營長吳祿貞正站在書桌前。
“黎督練,曉溪。”吳祿貞自然是認得黎元洪和沈尚濂的。
吳祿貞在1898年曾入安慶陸軍士官學校速成班學習一年騎科,歸鄂後就在第三鎮當值,開戰後進了混成標。
沈尚濂上前跟吳祿貞握了握手,寒暄一句,隨後直奔主題:“綬卿,話不多言,軍心如何?”
“軍心可用,同學們早已有反清之心。”
“有何困難?”既然軍心可用,且大軍在側還不起義,那一定是有什麼大的困難。
“第一,缺乏子彈。全標的彈藥都被第一營掌控,第一營的營統良弼,是旗人中少有的將才,備受偽清政府看重,不光是彈藥,就連我們手中的步槍都有將近一半在他們手上。”
“第二,軍中混編了少數旗人步隊,他們掌握槍彈,耳目眾多,起義難以同時舉行。”
聽完吳祿貞的話,陳仕榮點了點頭:“彈藥不成問題,今夜派人在堤上等候,自有人送子彈過來。”
“至於旗人,哼……”沈尚濂冷哼一聲,接著說到,“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只要槍聲一響,那些旗兵就慌了神。而且咱們這隊人來,每人身上都帶著兩把盒子炮,可以組一支手槍突擊隊了,直接端了他們!”
“再者,咱們的主要任務是防止廠內的清軍狗急跳牆,毀壞工廠,而不是殲滅敵軍,所以關鍵是要拖住敵人。”
雙方在確定了情況後,吳祿貞秘密通知了第二營營統藍天蔚和工兵隊隊長鄧承拔,吳祿貞派遣鄧承拔隨劉賡雲等人往龍燈堤上取彈藥,藍天蔚負責籌劃突擊隊。
凌晨三點十分,趁著人困馬乏的時候,藍天蔚遴選兩營中同鄉會十三人,與沈尚濂等人組成手槍突擊隊,清除兩營中的旗人。
吳祿貞和黎元洪兩人出面安定軍心,組織起義,兩營共有一千餘人參與起義,不願參加起義的七百多人被暫時關押在倉庫地下室中。
起義將士扯下倉庫上的黃龍旗,換上一面紅布,在自己的右臂上綁上紅帶子,在倉庫裡舉行了一場無聲的誓師大會。
凌晨三點半,起義被第一營發現,警戒帶第一隊一百多人與第一營前來探查計程車兵發生交火,雙方交火迅速擴大。
半個小時之後,第一營大部準備出動,起義部隊向倉庫撤退,千鈞一髮之際,鄧承拔率隊返回,帶回了步槍彈一千六百多發,再加上起義軍掌握的九百多杆步槍和五百多發子彈,勉強武裝起四百多人,組建了三支戰鬥隊,與第一營有了抗衡的力量。
“綬卿,大清有負汝乎?”愛新覺羅•良弼來到倉庫外,朝著裡面大聲喊到。
良弼與吳祿貞兩人私交甚密,吳祿貞也曾是君憲派,但在目睹清廷烏煙瘴氣的憲政,又看到了東南的新政,他就逐漸開始轉變。
但其實吳祿貞看到的新政還算是好的了,雖說張之洞辦理洋務的水平也就一般般,但好在湖廣上下還算一心,不像朝廷裡亂七八糟的。
在安慶陸士速成班讀書時,吳祿貞又接觸了“漢滿蒙回藏朝京七族共和”的興亞學說,逐漸開始向東南內部日漸興盛的共和學說靠攏。
但良弼作為旗人,是鐵桿的大清君憲主義者,兩人縱然私交甚密,也難敵大勢所趨,昔日好友兵戎相見,也是吳祿貞需要做出的抉擇。
“賚臣,我為國家也,大清氣數已盡,早日歸屬共和,實現七族之共和,諸夏之共和,中華之共和……”靠著倉庫大門,吳祿貞也朝著外面喊到。
良弼不僅僅是旗人,還是紅帶子宗室,去年冬在安慶陸士速成班步科畢業之後,還得到了蔭昌的青眼,將要赴京任職。
而且,良弼也不相信所謂的共和,不相信左念微會放過自己這種旗人宗室,尤其是掌握兵權的宗室。
事實也確實如此,一般的旗人左念微確實懶得管,但這些旗人權貴,尤其是其中的軍政精英,是萬萬不能放過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