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88章 戰漢陽

“在漢陽城外,自強軍第一鎮以一座磚質忠烈祠和一座水泥倉庫倉庫為基點,在西門外構築了兩道防線,包含了戰壕、防炮工事和鐵絲網。自強軍第二鎮分別在龜山和琴臺設立陣地,與漢陽互為犄角。”

“......”

隨著資訊的逐步完善,一份作戰計劃也從參謀部中送到了左念微手中。

根據計劃,本次作戰,陸軍分為兩個縱隊,第一縱隊組成部分為教導總隊和第二重炮兵團,由左念微親自指揮,正面猛攻漢陽,第二縱隊由第九師及教導總隊炮兵團組成,由師長葉士慶指揮,向十里坡、徐家灣一線推進,護衛第一梯隊側翼的同時壓制琴臺清軍,牽制龜山清軍。

3月30日清晨,一片濃厚的白霧壓在漢陽城上,藉著大霧,教導總隊第一團向忠烈祠發動了試探攻擊。

駐守此處的自強軍第一鎮也算是一支精兵了,在原時空,這支軍隊應當是北洋第三、六鎮的根源之一,訓練時間在清廷諸部中當數第一,從1895年初便已經建立了編制,清廷後續建立的自強軍、武衛軍和北洋軍都有它的影子。

同時,第一鎮餉銀充足,全鎮六千餘人,裝備十四式步槍3200支、十四年式75mm炮42門,另外還有迫擊炮、馬克沁重機槍等武器,最重要的是這些武器炮彈,漢陽兵工廠均可自產,相比於北洋軍和武衛軍,自強軍這個優勢是他們難以比擬的。

面對共和軍的進攻,自強軍也早已做好準備,成功抵擋住教導總隊的兩次試探攻擊,但教導總隊在左念微的指揮下,在歸元寺附近建立了前敵指揮部。

隨著晨霧散去,左念微下令升起觀測氣球,準備對清軍陣地進行炮擊。

東南軍隊的炮兵部隊在歐洲外的軍隊中都是獨一檔,教導總隊一共有75mm山炮117門,150mm重榴彈炮18門,另外還有重炮兵團的36門150mm重榴彈炮,火力放在歐洲都算是相當好的了。

在作戰計劃中,教導總隊的炮兵團隨同第九師作戰,前往七家廟附近組建炮兵陣地,火力壓制琴臺清軍,150mm重炮不便於移動,因此隨教導總隊主攻漢陽。

上午10時15分,54門150mm重型榴彈炮與81門75mm山炮分成七個梯隊輪流開始向忠烈祠和倉庫傾洩炮火,江防艦隊駛入漢江,開始湖廣水師進行炮戰。

150mm高爆彈的威力放在海上或許沒有什麼,但放在陸地上,那就是地動山搖,一輪炮擊之後,磚制的忠烈祠就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而水泥結構的倉庫還能勉強支撐,但也好不到哪裡去,也是一片斷壁殘垣。

一輪炮擊過後,第一、二團踩著尚且灼熱的土地向忠烈祠前進。

在優勢的火力下,忠烈祠清軍並沒有堅持多久,就被第一縱隊殲滅,漢陽正面防線的突破就在眼前。

搶在陸軍攻克忠烈祠之前,海軍就完成了作戰目標,江丁三號炮艦率領12艘——江乙、丙、丁三級長江炮艦全殲了湖廣水師,擊沉敵炮艦艦兩艘,大破兩艘,俘虜兩艘,另外還俘虜了清軍七艘兵艦,包括改裝炮艦、運輸船和江道作業船。

江防艦隊面對湖廣水師其實是具備完全優勢的,湖廣水師的旗艦,湖泰號也才不過560噸,比江丙級長江炮艦還要小一點,而這種級別的炮艦,湖廣水師也只有兩艘,分別是湖泰、湖嘉,這兩艘均被擊沉,剩餘還有四艘湖鷹級川江炮艦,噸位不過380噸,跟江乙級炮艦是一個噸位的。

至於剩下的兵艦,在東南海軍看來,跟民船也沒有什麼區別。

在擊潰敵軍之後,江防艦隊按照左念微軍令,繼續沿漢江北上,炮擊沿岸清軍營壘及重要據點。

下午2時23分,重炮兵團再次向漢陽噴吐火焰,經過半天的戰鬥,守衛漢陽城外的清軍已被肅清,兩道防線均落入共和軍手中,漢陽城西的鳳山門、城南的南紀門均被攻佔,沿江的朝宗門則被江防艦隊炸成一片廢墟,江戊一號也參與了炮擊,傳統的磚石結構在120mm艦炮面前根本算不了什麼,而且裝備有速射炮的海軍的輸出效率可比陸軍的150mm榴彈炮快多了。

下午3時,城南光復,清軍只能龜縮在城北的一小塊地區,依靠龜山炮兵的支援負隅頑抗,不過也要慶幸,幸虧清軍沒有重炮,否則佔有地利的清軍甚至可以打到忠烈祠。

但現在重炮是在共和軍手中,炮兵陣地前移之後,重炮向城南清軍進行了最後一次炮擊,而完成漢江沿岸炮擊作戰的江防艦隊開始對龜山炮兵陣地進行炮擊。

一時間,地面上,江面上,炮聲隆隆,一團團硝煙在龜山頂和漢陽城南升起,站在硝煙瀰漫的城牆上,左念微拿起望遠鏡眺望了片刻,隨即向身邊的作戰參謀下達了總攻令:“全軍突擊,務必於天黑前結束城裡的戰鬥!”

幾分鐘後,共和軍炮兵部隊以最猛烈的炮火向清軍陣地轟擊,炮聲平息之後,數十道衝鋒號響起,在激昂的進行曲中,教導總隊的官兵們抽出刀,端起步槍,向著清軍陣地發動最後的衝鋒。

一面面紅旗招展,與衝鋒號、槍炮聲以及將士們的吶喊聲共同構成一幅壯烈的畫卷。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