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邏輯鏈路也完全能夠說得通,但事實卻正好相反,雙方確實討論了航母的問題,卻並非回援夏威夷,而是主動出擊......
但這一錯誤並未影響艦隊的行動,美國航母回援夏威夷本就是計劃中已經考慮過的事情。
2月1日,“圓明園”號搭載著陸戰一旅和陸戰二旅獨自踏上了旅途。
作為滿載排水量接近八萬噸的海上城堡,“圓明園”號的價值與她和平時期同樣昂貴,現在她擔負起了高速運兵船的職責,最大搭載可以達到1.5萬人。
按理來說,她還是裝不下兩個陸戰旅的,不過陸戰二旅的工兵營和第一團先一步去了中途島,自然也就能載下了。
至於他們的補給和武器裝備,則交由常規運輸船隊運輸,這艘寶貴的郵輪不需要也沒有裝置搭載這些重武器。
而她的安全性也無需質疑,她能夠以近30節的巡航速度跑完全程,沒有任何一艘戰艦能夠與之賽跑,潛艇更是隻能看到她的影子。
當然,由於其優秀的生活環境,其上搭載的各部隊計程車氣也是相當高漲,精神面貌很好。
畢竟大家原本以為又是擁擠悶熱、臭烘烘的運兵船或貨輪,沒想到這次居然搭乘如此龐大的海上城堡,即使裡邊的豪華裝潢已經全部拆除,並且大幅增加床位,但寬敞舒適程度仍然遙遙領先。
2月6日,第一編隊與甲字一十六航空艦隊抵達中途島,稍晚些時候,“圓明園”號也搭載著陸戰隊抵達了中途島。
2月9日,國防軍各艦隊在中途島完成匯合,期間在此接受了一支油輪船隊的補給。
2月11日,國防軍艦隊完成整頓,開始離開中途島,開始朝夏威夷方向進發。
2月14日,甲字一〇六艦隊進入夏威夷的偵察範圍,距離最近的考愛島只剩下不足一千公里。
從2月8日,美軍確認國防軍已抵達中途島後,便開始了沒日沒夜的遠端搜尋,每天都要出動數十架次,消耗上萬加侖的燃油。
為方便協調,夏威夷的陸軍航空隊、海軍陸戰隊航空隊、海軍航空隊以及偵察艦隊全交由太平洋偵察部隊司令約翰·牛頓少將統一指揮,不過這位牛頓少將並非出身航空兵,因此珍珠港方面指派了海軍航空隊的德弗萊·克拉倫斯上校協助。
牛頓少將根據發現時間和地點對國防軍的航行做了預判,認為在13號左右對方將會進入1200千米的警戒範圍內,因此其將第一批次大規模偵察的時間放在了14號的早上。
14日凌晨,一架接一架的飛機從考愛島和瓦胡島的機場或碼頭起飛,向西方向展開扇形範圍搜尋。
今天天氣很好,萬里無雲,按理說很適合偵察任務,但偵察部隊花了一上午也未能有所發現。
克拉倫斯上校認為這個還是搜尋的密度不夠,因此在中午又下達了進一步的命令,要求提高搜尋飛機的數量,縮小搜尋間隔,增加搜尋密度。
這一行動果然有效,下午3時12分,一架B-17轟炸機發回了「遭到敵機攻擊」的電訊,隨後它又彙報了位置,在西方偏北、距考愛島約880公里處。
這架B-17轟炸機遭到了兩架敵方艦載機的圍攻,新換裝的三七式己型艦載戰鬥機搭載了4挺15mm機槍,15mm機槍的威力固然遠大於12.8mm機槍,但對付B-17這種皮糙肉厚的傢伙,想要擊落,要麼有絕對的數量優勢,要麼就只能指望對方出現故障了。
但想要逼退敵人,還是可以的,兩架艦戰聯手對B-17的薄弱部位出擊,憑藉著飛行員優秀的素質,很快便將對方打著了火,接著這架B-17開始返航。
此時,基地回電問詢轟炸機所遭遇的敵機是什麼型別,這架B-17又進行了回覆:
「兩架輕型戰鬥機,灰藍色塗裝」
美軍立即判斷國防軍艦隊就在附近,當即要求附近的全部飛機都前往搜尋空中遭遇戰座標周圍300千米的海域進行偵察。
一個小時後,一架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又遇到了兩架國防軍艦載機的尾隨追擊,隨後陸續又趕來兩架,經過半個小時的追逐戰,這架卡特琳娜水上飛機被擊落。
儘管這架水上飛機被擊落了,但其位置資訊也被傳回了珍珠港,透過兩次襲擊的位置資訊,美軍以此建立了座標系,大致確定了國防軍艦隊的方位。
臨近傍晚,美軍再次放飛了一批飛機,在劃定的區域內進行搜尋。
最終,在距離考愛島約750公里處發現了一支分艦隊,並觀察到了一艘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