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蘇念默默地跟在村民後面,聽著她們討論今天賣的魚,還有魚的價格。
從她們口中也知道了黃花魚和鱈魚這等魚類平時也只能賣到七、八文一斤,但如果數量多,存活率高的話,價格就能高一些。
從東江村走出,上了坡後便又下坡,過後就是一路的平地。
走了大概半個時辰,她們就到了陽水縣,看著排隊進城的百姓,葉蘇念也跟了上去。
成年人兩文錢,如果有牛車或者馬車還需要另外在給進城費用。
守城計程車兵看了眼葉蘇念背上的小孩和手裡提的魚,揮了揮手讓她進去。
葉蘇念點頭致謝,怪不得村裡人很少帶小孩進城,原來小孩也需要給進城費用。
陽水縣因為靠近海邊,海產品較多,因此陽水縣是江都府下為數不多有/碼頭的縣城。
從縣門口進去,入眼就是兩條街道,除了一條可容兩輛馬車並行的主街道外,邊上還有一條可透過一輛馬車的小街道。
葉蘇念提著木桶,跟著東江村的村民們一起向小街道走去。
不一會,就聽到了小販叫賣的聲音。
街道兩旁的地上擺滿了各種木桶瓦盆,還有專門搭建的小棚子,下面更是建了一排小池子養魚。
看來這裡應該是一個漁民散戶專賣魚的地方。
而漁民們的談話也證實了葉蘇唸的猜想。
“老馬,你今天不去碼頭了。”一個穿著粗布短衣的中年漢子,語氣有些調侃的衝挑著木桶趕來的灰衣漢子問道。
叫老馬的中年漢子在他的攤位停下,抬手擦了下汗,沒好氣道:“我要去了,你還能看到我?”
他也想去碼頭,畢竟碼頭每天都有很多商販坐船從府城或其他地方過來購買海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