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鄉親們高興討論的聲音,趙里正伸手壓了壓,讓大夥安靜。
“不急,晚些想要學的,都可來報名,我今天在這裡說這麼多,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蘇唸對我們東江村的情,這些都是蘇念帶來的......”
之後趙里正又說了許多對著未來期盼的話語。
還有後續的一些安排,漢子不管是想學手藝、打漁,還是去幫葉蘇念建房子都可以。
婦人婆子們想要賺錢的都可以來學習編織的手藝,但要籤契約。
今天發生了這麼多讓人高興的事,大夥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跟相好的親友們說道說道。
......
剛從縣裡坐著牛車回來的孫翠枝一家,見鄉親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說說笑笑的。
便故意出聲打招呼:“蘭嬸子,這是去哪裡啊?”
被喚作蘭嬸子的婦人,一臉無語,她就在家門口,能上去哪裡去?
不就是想她問他們一家去哪裡回來嗎?
“石頭他娘,瞧你這眼神,就我這的,能上哪啊?”
孫翠枝揚起的嘴角一滯,稍傾她便笑了起來,這些人就是嫉妒她,故意說酸話。
“也是,不像我,一早就去了縣裡,還置辦了這身行頭。”
說著還伸手撥了撥頭上的簪子,順道露出了手腕上的銀鐲子。
幾個聊八卦的嬸子瞧見了,剛剛喜悅的心情,瞬間變成了嫉妒。
周家突然乍富,眼紅妒忌的人自然是不少,現看到孫翠枝他們一家人穿金帶銀的,心中更是酸得不行。
說話的語氣也不自覺的帶上了酸意。
“哎呦,春蓮他娘,這身行頭可花不少錢吧?真羨慕你有個有本事的女兒。”
幾個嬸子也不是吃素了,故意無視孫翠枝,轉頭就對邊上的陳梅道。
陳梅之前不太敢駁孫翠枝的面子,那是因為她沒兒子。
但現在可不一樣了,丈夫的暗疾能治好,女兒又這麼有本事,人也開始硬氣了起來。
“也沒多少,都是孩子的心意。”
說這話的時候,陳梅壓下眼底的心疼,這身行頭可花了差不多二十兩。
都夠她們家吃個幾年了。
幾個嬸子又誇了幾句,蘭嬸子瞧不慣孫翠枝這嘴臉,突然說道。
“你們一早去了縣裡,可是不知道,被你們救起的蘇念,也是個有本事的.....”
蘭嬸子繪聲繪色地把早上發生的事情跟周家人說了。
末了,還來一句:“蘇念發財了還念著我們東江村的鄉親們,就連蓋青磚房請工的工錢,給的還比去縣裡幹活的多。”
“我也聽說了,給三十文還管一頓午飯。”有嬸子附和。
“......”
坐在邊上看戲的周春蓮,在聽到綠葫蘆的事情後,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她總有種感覺,這些恭維的聲音和發現綠葫蘆好像本該是她。
不應該是這樣的。
“系統,你知道這綠葫蘆可以編成墊子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