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安靜的茶室內,陳泗源把他陳家這幾年前前後後發生的變故大致給我們師徒二人講了一遍:
三年前,那時候陳泗源還在讀初中,他陳家的生意就已經做的很大了,只不過和現在的規模還差上一大截,一家人也還沒住進現在這所宅子。
那時,他們陳家人丁興旺,算上他這個最小的兒子,他爹陳老爺子和原配夫人足足育有四位子女。
三年前一場意外的車禍,陳泗源母親去世了。
當時龍江縣裡的醫療條件差,人第一時間送到縣醫院搶救不力,就走了。
相伴一輩子的妻子走了,陳老爺子痛不欲生,決心大力投資發展我們當地的醫療事業,萌生出了自己辦醫院的想法。
可這個行業不比傳統行業需要大量的長期的資金注入,以陳家當時的財力無異於是一筆風險槓桿非常之大的買賣。
於是陳老爺子挖空了心思想從政府那爭取一些優惠扶持政策,以求降低買賣的風險性。
一次酒局上,經人介紹,陳老爺子偶然間結識了鎮裡的一位姓周的年輕領導。二人在辦醫療方面的想法一拍即合,一來二去就成了要好的朋友,甚至陳老爺子不顧道德上的議論,亡妻才去世半年不到,他就又將那位周領導三十多歲的親妹妹娶回了陳家。
這個三十多歲的貌美女人,就是現在這個陳泗源的小媽了。
剛進門時,這女人為人低調而且賢良溫婉,很討陳老爺子喜歡,陳家的日子也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著。
不久後的某一天,那位姓周的領導帶著一位自稱申半仙的道士找到陳老爺子,申半仙聲稱,陳老爺子的大運已至,命裡有三年猛財,擋都擋不住。
只是他陳家老宅的風水平平,接不住這潑天的富貴,財運到了也是過江之水難以存續。
陳老爺子一聽這申半仙說的有理有據,的確像那麼回事,分析起他陳家老宅的風水弊端也講得頭頭是道,加之這人又是他最信任的大舅哥,周領導帶來的,於是就帶著誠意,求申半仙指點一二。
申半仙也不藏色,直言他用幾十年的時間,尋到了兩處風水絕佳的寶地,一處名為三塔聚財地,此地地處龍江下游的一處淺灘,依山傍水,上游九里之內江邊有兩座明清時期留存下來的古塔。
古塔聚氣,流水聚財,兩座古塔所在的位置正分別鎖住兩處龍江河眼,但所謂三塔聚財,三木成林,只要陳老爺子肯下財力,再花點功夫時日,在龍江上游九里之內的另一處河眼所在之處再修上一座佛塔,三塔聚財之勢可成!
屆時在三塔下游的淺灘之處興建家宅,管保流水聚財子孫代代興旺,到時候陳老爺子即將到來的三年大運至少也可以吃到個一年半載。
另一處寶地,則位於龍江之畔的一處孤山腳下,此孤山形似蛇頭,單從地表上看是一座孤山,但其脈勢向西綿延不止百里,如同一條巨蟒險些橫亙在龍江之間,若是在龍江之畔填海造陸,建上一處陽宅,那麼巨蟒攔江之勢可成。
攔半江即可,若是在古代,這半江的流水帶來的起運,足以使平民人家得有將相之命!
當陳家少爺泗源講到這裡,我師父林瞎子不由得嘆息了一聲,感慨道:
“流水聚財,但也聚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