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上賓不是目的,真正重要的還得是要在徐州募兵!
“丹陽,廬江都是民風彪悍之地。
而陶謙本就出身丹陽陶氏,和揚州刺史陳溫也算相熟,不敢說關係莫逆但這點小事還是沒有問題的。
我等給了陶恭祖如此大的好處,想要從他這裡借調一些糧草,然後招募一些丹陽精銳和廬江上甲,這應該不是問題。
同時劉將軍如今在豫州民望極高,等到開始募兵的時候,自然也會向外延伸出去。
到時候配合討賊大義,縱然會有不少人不想離開家鄉而逃離的。
但一定可以留下不少人。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無論是糧草還是招募兵馬全部都是由陶恭祖來負責的。
即便是有潰逃之人,恐怕也會先一步進入徐州,到時候陶恭祖也可以順勢將他們收入自己的囊中。
這種事情陶恭祖是不會放棄的,只需要劉將軍表明自己的態度。
陶恭祖定然會非常樂意。”
戲志才的想法剛剛告訴劉備的時候,也是讓劉備大為驚訝的。
不過看著自己坐在上賓之位,還有周圍徐州的諸多名士以及手握權柄之人對自己如此恭敬的模樣。
劉備的心中也是信心暴漲,趁著大家都有了三分酒意,也是立刻就朝著面前的陶謙提出來了自己的意思。
劉備最開始還有些擔心,但是當他說完之後,陶恭祖立刻大手一揮。
“玄德不用多說,老夫明白!”陶謙此時緩緩站了起來,臉上也立刻浮現出來了嚴肅且悲痛的模樣。
在劉備有些錯愕的目光注視下,陶謙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走到了廳堂的正中央,並且將手中的酒樽高高舉起。
“刀筆吏,取布帛筆墨!”
隨著陶謙的大吼,早就準備好的刀筆吏也是立刻將需要書寫的東西準備妥當,然後陶謙也再次開口。
“正所謂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然國賊董卓,背信棄義,行不軌之舉,實乃罪大惡極!
今老夫再次立下誓言,當傾盡全力,討國賊之罪!
昔青徐之地,那齊魯之交,今日當再結盟約,共同討賊!
今日老夫當作此檄文,號各方豪傑,誓言共御強敵,保大漢太平。
此盟既成,各州郡皆遵約而行,齊心協力!
今吾等興正義之師,討伐長安,清君之側,必讓此賊為其惡行而付出慘重代價。
望天下義士,共襄義舉,同討國賊,興復漢室!”
隨著陶謙的檄文,在大漢初平三年二月,劉玄德在徐州廣陵大肆正式開始徵募將士,組建兵馬。
陶謙提供給劉備大量的糧食作為輜重補給,同時聯絡聯合各方豪傑名士共襄義舉。
揚州刺史陳溫、琅邪國相陰德、東海國相劉馗、彭城國相汲廉、北海相國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名士周乾等人相約同意。
與此同時,他們共朱儁為太師,劉備為徵虜將軍,移檄牧伯,同討國賊董卓。
一時間江淮震動,無數豪傑爭相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