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上來就得分,引得場邊陣陣喝彩。
一些攝像頭在這個時候給到了特寫鏡頭。
無聲的鏡頭語言,就好像在說:
勒布朗,該你回應了!
“國王”大概感受到了這股氣息,他在後場接球,自己運過了半場。
小德魯他們一改此前迴圈賽的懶散,在他運球過半場之前,完成了跑位。
秦川瞥了一眼。
一號位的小德魯跟二號位的威利,兩個有投射能力的,一個站在底角,一個站在右側45度角;巴特勒在油漆區遊蕩,時刻準備“吃餅”;科頓站在“牛角”,等著上前擋拆。
即便秦川是第一次跟勒布朗在場上對位,但就這幫人的站位,看得他那叫一個熟悉。
未來二十年職業生涯,勒布朗還有他2百多個隊友,不管怎麼排列組合,都是這一套戰術。秦川坐在電視機前,看都看膩了。
按說這樣的球員,就應該是“體系球員”,奇怪的是,偏偏到了勒布朗這,就成了“自帶體系”。
心知會有擋拆人配合勒布朗,秦川沒有猶豫,直接上前逼搶。
這一幕看得場邊一陣歡呼聲。
這場比賽宣傳了那麼久,賣點就是勒布朗VS秦川。
球迷們想要看的,也是勒布朗跟秦川對位!
此刻,秦川的主動,滿足了他們。
讓秦川有些意外的是,勒布朗並沒有立馬呼叫擋拆,而是自己先嚐試著對抗,尋找強突的機會。
不得不說,“天選之子”是有原因的。
除了裡基-戴維斯,勒布朗的對抗能力,幾乎超過了秦川打籃球以來,遇到過的所有人。
“呯!”
“呯!”
“呯!”
每一次對抗,都讓秦川控制不住後退。
但他拳擊的底子在這一刻體現了出來。
靈活的腳步移動,很快就穩定了重心,始終保持自己可以罩在勒布朗的身前。
他們兩個人的身高差不多。
不過秦川的臂展要比勒布朗更出色。
這麼一來,秦川可以很好地罩住勒布朗。
眼看進入罰球線了,還沒有擠開秦川,抬頭一看,又是秦川的長臂籠罩。
勒布朗只能用出最後的“殺招”,兩人再一次接觸之時,護球手猛地頂了一下,秦川被頂開了。
他不是不知道勒布朗有這麼一招。
但他真沒想到,18歲的勒布朗就已經學會了這招。
勒布朗抓緊機會,起跳上籃。可在秦川的身後,凱文-杜蘭特高高跳起,比秦川更長的胳膊攔在他的面前,成功完成了干擾。
秦川隨後將籃板球保護了下來,自己運著往前場奔襲。
速度之快,讓全場人驚呼。
而後驚呼聲驟然變大。
只見勒布朗把頭一埋,化身“博爾特”奮力奔跑,緊緊跟著秦川,眼睛更是死死盯著秦川手上的球。
小德魯他們幾個似乎已經預感到了要發生什麼,整個的神情都興奮了起來。
來吧!
來吧!
勒布朗,給這個華夏人瞧瞧,什麼才叫特麼的身體素質!
但下一秒……
腳才剛剛踩過罰球線的秦川直接跳起,完全無視了身後跟來的勒布朗,還有他身上那巨大的壓迫感。
“呯!”
一段長距離的滑行後,秦川大力的砸籃讓現場徹底炸開了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