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路從與大黃同行開始

第82章 一見如故

“全明星票王”是唯一一個沒跟秦川打招呼的。

但也正常,猛龍時期的文斯-卡特出了名的情商低,高冷。

說來這一次猛龍隊選下米利西奇這個國際球員,從功能性而言,跟卡特非常適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米利西奇在歐洲的打法,跟約基奇大成時期非常相似,進攻端有細膩的手感跟投射,面框突破具備靈活的腳步,還有歐洲內線標誌性的“歐洲步”,同時具備進攻軸心的能力,傳球視野跟意識遠超同齡中鋒,能高位策應跟手遞手配合。

猛龍卡特雖然是傳統的運動型鋒衛搖擺人,但就他職業生涯中後期成功轉型空間型側翼的成長軌跡來看,兩個人足以產生1加1大於二的效果。

就像……

這場訓練賽的第一回合。

拉希德-華萊士弧頂拿球,等著秦川側翼藉著卡特的掩護,兜出三分線外,接到球拔起就投,手起刀落。

如果卡特跟米利西奇磨合得好,那麼這將是猛龍未來的常用進攻套路。

非常的“小球”。

但誰讓hand-check規則還有一個賽季就要被廢除了呢?

而且……

也不是說這個規則廢除後,才有的“小球打法”。

95~96賽季公牛隊馳騁聯盟,打出了震撼整個聯盟的72勝10負,靠的不就是一套“死亡五小”陣容嗎?

巧的很,當時陣容裡也有一位來自歐洲的“魔術師”庫科奇。

不同時代都有歐洲大個球員,展示嫻熟的傳導球技術,這才有了“歐洲內線通常具備策應能力”的固有觀念。

也就米利西奇點背,遇上了這個聯盟最頑固不化的主教練,非要把他當成藍領來使用。

要不然,不說成為下一個約基奇,成為下一個拉希德-華萊士也不是沒可能。

“nice!”

“怒吼天尊”看到秦川上來就接他的傳球,完成進攻,當即高喊一聲,還想要跟他擊掌。奈何隔得太遠,好在秦川回防的時候,指了他一下。

這個回應,讓華萊士一陣暖暖的,很貼心。

咱哥倆,就是投緣!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般心理暗示的結果。

下一個回合,拉希德-華萊士跟秦川,在側翼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連續及時換防,讓北卡側翼的傳導球,陷入到了停滯當中。

“啪!”

無奈之下的橫傳球被文斯-卡特截斷。

發動反擊。

卡特慾望不是很強,將球往著華萊士手上扔了過去。

“怒吼天尊”眼裡只有秦川。

一看自己剛過半場,秦川都已經到了底線,當即大吼一聲,單手長傳,球直飛籃筐,秦川高高跳起,空中將球拿住,完成了驚技四座的“空接暴扣”。

現場一片驚呼。

WTF!

這華夏狀元!

核心力量要不要這麼誇張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