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基裡連科進球,公牛隊的主教練一下就皺眉了。
由於賽季末那場比賽,公牛隊可以說就是被秦川一個人給打敗的。
因此這場比賽,他調整了策略,試圖用全隊的防守來限制他一個人。
但這麼做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騎士隊其他人的狀態不能太好。
可現在基裡連科一上來就進球,而且還是三分進球……
這對於公牛隊的防守,是絕對不想看到的一幕。
你說,他能不瞬間變了臉色?
可現在,策略已經佈置下去了,沒有才打了一個回合就改變戰術的道理,還是再觀察觀察吧!
本來公牛隊的硬實力就不如騎士隊,若是再不來點險招,是真的很難創造奇蹟!
韋德接下來這個回合,繼續持球攻。
裡基-戴維斯的調整很快,知道韋德對抗能力強的他,在接觸的一剎那,就立馬穩住核心,進行對抗。
這一下,他沒有被頂開,只是……
韋德的身形同樣沒有任何的停止,往著側面強行往裡擠,利用速度直接完成了突破。
進行中的拋投,完成得分。
這就是開始進入巔峰期“閃電俠”的能力。
二號位上,力量比他強的幾乎不存在。
而在力量相同的情況下,他又擁有絕對的速度。
更誇張的是,他還有暴力突破手少有的腳步移動。
這可不是勒布朗那種被裁判默許,只有他一個人能夠使用的“天龍八步”能夠相提並論的。
這也是為什麼巔峰時期他哨子這麼多,卻沒有多少人說他碰瓷!
這樣的球員,很多時候,只能透過強行拉拽,破壞他最後的出手。
裡基-戴維斯要不是改掉了許多的防守陋習,說真的,這個回合對於韋德的防守,絕對會伸手阻止。
那麼一來,大機率會送上“2加1”!
說來,騎士隊也算是防守韋德,給到他哨子比較少的球隊了。
常規賽3場比賽,韋德場均7.3個哨子,比他平均兩位數的哨子少了3個以上。
秦川繼續單打魯爾-鄧。
乾脆的移動讓魯爾-鄧不得不提前調動他的重心。
但就在魯爾-鄧重心發生明顯偏移的同時,秦川往著反方向的拉球,直接晃開身位。
只是沒等他出手呢,韋德撲了過來。
秦川快速傳球到跟韋德對位的裡基-戴維斯。
“咣噹!”
這個賽季常規賽,他場均三分命中率將近41%。
但這一球他沒能把握住。
球砸在籃筐上的響聲,讓公牛隊主教練的心臟驟停。
還好沒進!
要不然,他真要直接喊下暫停,然後重新佈置戰術了。
也不怪他反應這麼大,開局就被投進兩個三分球,這誰受得了啊!
韋德繼續持球強攻,戴維斯很好地判斷了他的進攻路線,完成封鎖。
韋德強攻不中。
籃下泰森-錢德勒搶下籃板,自己進攻沒進,還好安東尼奧-戴維斯再度完成搶板,面對基裡連科的防守,他持續完成進球。
這個時代還不是“五小陣容”最好的土壤,就在於這個聯盟還充斥著大量安東尼奧-戴維斯還有泰森-錢德勒這樣的力量型身體素質男。
“五小陣容”對上這樣的內線組合還是太吃虧了。
秦川繼續為隊友做球,只是這一次卡爾德隆也沒能把握住。
公牛隊又一次命中,順利拉開了3分以上的分差。
秦川再度接球,看了一眼公牛隊的防守陣型,這一次他強行突破魯爾-鄧,將他帶到罰球線位置後,一個“前刺探步”成功將魯爾-鄧逼退後,順利中距離完成進球。
為騎士隊緩解了可能的“得分荒”危機!
“這就是每一個超級巨星都該具備的武器!”比爾-沃頓看著秦川在中距離的位置,各種藝術性的試探後,從容完成進球,不由得大喊了一聲。
隨著太陽隊以及超音速隊的成功,“魔球理論”的聲音來到了歷史最響的程度。
可在比爾-沃頓看來,作為“超級巨星”,中距離是恰恰不能丟棄的一項武器。
這個聯盟最難防守的就是中距離。
因為球員能夠進入中距離,這就意味著他已經突破了第一道的防線。
在這個位置,他可以選擇繼續往著籃下突,也吸引包夾後,幫助隊友得分,更可以自己出手。
是真正的“三威脅”區域。
這是三分球出手無法產生的影響。
更不是籃下低位可以造成的影響。
為什麼那些超巨都會在關鍵時刻用中投打破僵局,就在於中距離的特殊性!
而但凡有統治力的超巨,都有一手聯盟頂尖的中距離。
最典型的例子不用多說了,那個男人邁克爾-喬丹!
也是他有一手出神入化的“中距離”,中投又名“神的武器”。
凱文-杜蘭特也對中距離推崇備至。
甚至當著勒布朗的面“開大”:“你不可能在關鍵時刻利用突破尋找到空位的隊友,讓他們完成關鍵一投,他們當然也有投籃的能力,可關鍵時刻,當然要讓球隊的核心去完成關鍵一擊,中距離是所有出手選擇中,最合適的!”
只能說,雖然是聯盟的“頂級僱傭兵”,可凱文-杜蘭特對於領袖的責任,還是認識得非常深刻的!
而且真要說的話……
他不過是幹了一件某人早就幹過的事情!
“巔峰抱團”他又不是第一個。
至於“投敵”……
那不過是順手的事情!
真要說勒布朗比凱文-杜蘭特高尚。
那就不得不說,當時凱文-杜蘭特做出加盟勇士的決定,是庫裡等人一起邀請方才促成的。
在著名的漢普頓會議上。
勇士隊派出了強大的代表團,成員包括:
總經理邁爾斯,老闆喬-拉科布,主教練科爾,以及核心球員庫裡、克萊、格林、伊戈達拉!
雖然後來格林說出了“你來之前我們就是冠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