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路從與大黃同行開始

第204章 這樣的人,跟英雄有什麼區別?(求訂閱!!!)

光這一條,就足以讓職業生涯所獲得榮譽的含金量大減。

說來也是可憐。

90年代,所有媒體都在自發為喬丹說話。

就算是以前的“黑媒體”,也逐漸被喬丹用一座座總冠軍獎盃打服了。

而某人,場上不給力,只能選擇場下用錢把一個個媒體塞服……

芝加哥媒體不光是替著韋德喊話其他人,還直接在採訪的時候“拷打”了其他主力,比如01年的首輪四號秀泰森-錢德勒。

他們在這兩場比賽的發揮也確實不如意。

封堵秦川沒什麼結果,連平常最擅長的“吃餅”效率也大大降低。

當然了,這就是“吃餅型”內線的弊端。

在常規賽寬鬆的防守條件下,他們或許可以表現得很活躍。

但到了季後賽,遭到了針對性的限制,沒有自主進攻能力,一下就會被打回原形。

最典型的例子……

25年全明星週末後的海斯。

在東契奇的助攻下,他儼然將成為千萬級合同的內線。

可到了季後賽,一下就原形畢露。

這輪系列賽面對騎士隊的防守,泰森-錢德勒也有這樣的尷尬。

並不是說他能力不夠。

原本的泰森-錢德勒在11年的小牛隊證明了自己。

只是現在的他,還是缺少經驗。

騎士隊的防守強度,他需要適應後才能逐漸找到感覺。

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到他的因素就是:

騎士隊的主場氛圍,實在容易讓人分心。

在那裡,哪怕是出現一點點小的失誤,觀眾席上的歡呼聲也會讓人感覺到像是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

這種感覺實在太糟糕了。

回到主場,泰森-錢德勒立馬感覺好多了。

又因為記者們的逼問,這場比賽他一上來,就表現得非常積極。

連連籃下完成“吃餅”。

前兩場比賽一共11投5中的他,這場比賽第一節打完,就已經4投4中,拿到了8分。

不光是他,安東尼奧-戴維斯同樣在第一節4投3中,拿到了6分。

靠著兩個內線高效的輸出,騎士隊的防守變得變動,不得不收縮籃下,只是這麼一來,魯爾-鄧有了發揮的機會,連續在外線命中三分球。

上半場結束,他就已經命中了4記三分球。

能在珍妮-巴斯這個“老摳婆”的手裡騙到合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一手投射便是魯爾-鄧的底氣。

再怎麼說也是秦川橫空出世時,03屆“全美最強高中生”的“萬年老二”。

他其實也憋了一股勁,想要證明自己。

可惜外界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03一代”的內戰中,再加上他的定位是“球隊老二”。

因此跟他比較的物件,是基裡連科。

但是這場比賽,ESPN等主流電視的解說員,當即做起了科普:“很多人可能忘了,在03年新澤西精英高中邀請賽上,魯爾-鄧已經跟秦交過手了。那場比賽秦統治了賽場,也讓03一代除勒布朗以外的其他高中生都被遺忘了!”

“這是跟超級新人同一屆必須要忍受的!”

“當然,現在魯爾-鄧用出眾的投射表現,證明了他自己!”

“03年的全美最強高中生,不光有秦,也不光有勒布朗,還有他魯爾-鄧!”

英國人出色的表現,延續到了比賽最後。

關鍵時刻他跟韋德站出來連續對飈秦川,幫助球隊守住了5分的優勢。

也讓大比分來到了2比1.

這是騎士隊在今年季後賽的第一次輸球。

秦川拿到了40分,但也無濟於事。

像他們這個型別的“得分手”,輸球時的“空砍”也算是一大特色了。

另外一大特色就是,關鍵比賽肯定可以用更加出色的表現,將比賽拿下。

跟他們截然相反的是某一個“持球大核”。

職業生涯盡遭“里程悲”。

究其原因,太想用一場完美的資料表現,來贏下勝利,同時慶祝自己達成“里程碑”。

可問題是,他這樣的球員,並沒有帶領球隊取得勝利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他所帶領的球隊總是在總決賽上贏的艱難,敗的乾脆。

就像他自己說的,太依賴隊友的發揮了。

保羅-塞拉斯賽後主動攬鍋:“我們教練組沒有很好地制定對於公牛隊籃下的防守,這是我們的失誤,當然公牛隊其他人今晚發揮的也很棒,但我相信,下一場比賽,我們會重新限制他們今晚的x因素!”

魯爾-鄧砍下了25分,泰森-錢德勒8投7中,砍下了15分,安東尼奧-戴維斯9投7中,砍下了14分……

從分數還有效率的角度,這三個人就是公牛隊的“X因素”!

韋德今晚的發揮並不是很好,20投6中,拿到12分。

當然,也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投入了太多的防守資源,才有了公牛隊其他人的發揮。

懂球的人都會將大量功勞算在他的身上。

不懂球的才會說,哎,韋德又打鐵了,把球傳給隊友不行嗎?

他們也不想想,真要是每個有把握的球都自己打,沒把握的球就傳出去。

那關鍵時刻又該誰站出來呢?

哪裡是每一次進攻回合都可以透過配合找到空位的?

尤其是季後賽的舞臺,攻堅球才是大部分時候的主旋律……

沒有迎著三四個對手出手的打鐵,哪裡能有隊友輕鬆投進球的空位機會?

就說某人的快攻,要不是後場將球控穩了,他能有表現的機會?

可在他提前下快攻的情況下,這籃板球可是隊友“以少搶多”才拼出來的!

最後畫面全給他了。

要不說他精明呢!

雖然保羅-塞拉斯搶著認領自己的責任,秦川也還是指出了自己的問題:“這樣的比賽,我需要投進更多的球才行,如果我再多拿6分,這場比賽勝者就是我們了!”

99比94,這是最後的比分!

但……

你不知道你已經拿了40分嗎?

還“再多拿6分”!

你知道這個聯盟有多少球員場均得分都沒有6分嗎?

可令他們自己都感到詫異的是:

他們居然不認為秦川是在開玩笑。

大部分記者都認為,下一場比賽秦川要爆發了!

這就是秦川兩個賽季的表現,在媒體心中留下了人設!

只要他說出的話,一定是可以實現的。

其實到這一步……

這樣的人,跟英雄有什麼區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