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主要以蜘蛛、螞蟻、蟋蟀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這些獵物很多都含有毒素。箭毒蛙攝入後,會將這些毒素積累並轉化為自身的毒液,儲存於面板的腺體中。
箭毒蛙不生產毒,它們只是毒的搬運工。
也因為這個特點,很多人工養殖的箭毒蛙漸漸失去了毒性,變成了觀賞性很高、毒性微弱的動物。
箭毒蛙是生活在雨林裡面的動物,平常是很難看到的。
陳卓走到桌子前,看著籠子裡面的箭毒蛙,說道:“你還把箭毒蛙的基因跟蛇相互融合嗎?”
“不。”孫溪否定了陳卓的想法,他說道:“箭毒蛙並不能產生毒,融合它的基因並沒有用。我研究箭毒蛙,是因為它們可以吸收其他動物的毒素,在體內積累並融合。”
因為積累的量不同,毒素的型別不同,導致箭毒蛙的色彩五花八門,各有不同。
根本不存在兩隻一模一樣的箭毒蛙。
毒?
陳卓想到了什麼。
好像……乾蛇教會研究的方向,全都跟‘毒’有關。
先前的異化銀環蛇,是改變了蛇毒的類別;後面的赤鏈蛇、玉米蛇,是讓無毒蛇變成了劇毒蛇;現在還將各種毒物跟蛇相互結合。
至於箭毒蛙,也是研究毒的融合跟變化。
所有一切,都圍繞著一個‘毒’字。
另外。
乾蛇教會的人將劇毒蛇放出去,似乎也是要用那些毒蛇去咬人,然後分析資料、研究成果。
是了!
毒!
陳卓先前就一直在想,蛇身上有什麼元素是其他動物沒有,或者在蛇身上很顯著的?
答案不就是毒嗎?
問一個人在看到蛇的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
大多數人都會想:這條蛇有沒有毒?
似乎‘蛇’跟‘毒’是強繫結關係。
人類之所以害怕蛇,也是因為蛇具有劇毒,會導致人類死亡;試想一下,如果蛇沒有毒的話,人類還會害怕蛇嗎?
不會,絕對不會。
沒有毒的蛇,跟黃鱔、泥鰍、蚯蚓有什麼區別?
會讓人覺得噁心,但是不會讓人感到害怕。
雖然蜈蚣、蠍子、蟾蜍、蜘蛛也有毒,但是毒性遠不如蛇那麼強,致死性也不如蛇那麼高,它們遠不如蛇令人恐懼。
想到這,陳卓不由得發問:“孫博士,容我大膽猜測一下。你們研究特效藥,需要用到毒,蛇毒。”
嘶……
此言一出,孫溪跟鍾英哲都愣住了。
鍾英哲是想不通,蛇毒跟製藥有什麼關係?簡單來說,蛇毒不就是蛋白質嘛,怎麼能用來製藥呢?
而孫溪愣住,是對陳卓的智慧感到佩服。
他看著陳卓。
看著看著,笑了。
“陳科長,你果然很聰明,在如此少的資訊條件下,居然能猜到這一點,很不簡單。”孫溪承認了陳卓的猜想,“是的,我們要創造能夠治療癌症的特效藥,其關鍵一點就在於——蛇毒!”
還真是。
可問題是,蛇毒跟製藥,怎麼可能聯絡起來?
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
關於這一點,孫溪緩緩說道:“毒?什麼是毒?藥,什麼又是藥?古有云,是藥三分毒。藥可以是毒,那毒為什麼不可以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