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學生也一直在思考,若成為聖子,學生能夠為聖院做些什麼?”
“學生在聖院碌碌無為,可心中對聖院,也有一顆拳拳之心。”
“學生自知聖主鍾愛易臨,自知不及易臨半點,但此刻……學生亦有一詩,想請聖主與眾位師長聽聽!”
李一博主動站出來,讓不少人都大感意外,但大家也能夠理解。
聖主如此推崇易臨,甚至揚言聖子之位,非他不可。
這對另外一個聖子候選人來說,確實是非常大的打擊,足以摧毀人的精神意志。
一時間不少人都不禁同情起了李一博這個弱者……
“念出來聽聽!”
“大膽點,聖子之位沒有正式敲定,你還有機會!”
“乾坤未定,你與易臨皆是黑馬!”
不少人紛紛支援李一博以詩明志,眼神炙熱,不知道這個李一博,能作出什麼才華的詩來。
李東洋驚訝道:“一博,你居然還有詩才?”
“……”
李一博愣了一下,沒有說話,而是出列,一副醞釀的架勢,隨後便運轉才氣,拿捏好情緒,溝通天地,朗聲道: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
“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
“羅幃舒捲,似有人開。”
“……”
“落葉別樹,飄零隨風。”
“客無所託,悲與此同。”
“院恥未雪,何由成名。”
“神鷹夢澤,不顧鴟鳶。”
“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李一博聲情並茂地念完這首詩後,整個聖院高層都沉默了下來。
一個個都在細細品味,隨後心神大動。
這首詩的開篇,儼然把朝廷治下的世道,形容成泥水渾濁的世道,暗了天月,吞噬了聖文大陸的生靈。
李一博這是在表達對朝廷的斥責與憎惡。
他們都是看過李一博的履歷的,他曾經是大詔太子的書童,之所以離開,很明顯不願意拜入朝廷,同流合汙。
如今更是與這首詩高度契合。
尤其是後面,李一博表達自己離開朝廷勢力後,悲憤自己漂泊世間,跟隨風落葉一樣,飄蕩無主。
隨後有人進入他的視線,羅帷舒捲,似有人開,這是說李一博找到了他。
後面則是李一博追隨李東洋,要為聖院文道報效,雪聖院之恥的初心。
最後神鷹之說,更是將李一博襯托的極其高大。
鵬博九天,為君一擊。
這也說出了他們心中的那份豪情與志向,以及擔當和責任。
不少聖院學士,更是緊握雙拳,沉浸在這種情緒氛圍當中,無法自拔。
孔宗子聽完李一博的詩後,心中原本對李一博的那股輕視與不屑,在此刻蕩然無存。
有的只是深深地欣賞,此子不過一書童,竟然如此有才,實在是屈才了啊!
“聖院之幸,臥龍鳳雛歸位!易臨易臨,易出東方,聖人臨世,一博一博,以文,博聖人之道!”
孔宗子心中震撼,這太契合人皇伏羲的預言了!
當!
而就在這時,太山書院異象紛呈,九天之上,更是響起文道天音,瞬間響徹整個天華府。
“鳴府!”
有文人學士發出尖叫,神色駭然。
李一博更是身軀一顫,爺賜給他的高光時刻……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