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心說:你都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兒,對甄宓說“吾破河北,正是為汝而來”了,我敢不把她那四個姐姐送來嗎?要不然,你哪天對天策軍來一句,“破曹操,取甄姜(甄脫、甄道、甄榮)”,我上哪說理去?
不過,他表面上卻義正辭嚴地道:“上將軍提十三萬大軍北上,滅鮮卑,平丁零,刻崖北海,曹某甚是欽佩。但吾苦思良久,卻無合適的賀禮以賀上將軍。恰逢冀州有此四女甄姜、甄脫、甄道、甄榮,心中對上將軍仰慕得很,願效娥皇女英之故事,侍奉上將軍。曹某就整好成人之美,借花獻佛了。你們說,是不是啊?”
四女齊齊躬身,道:“太尉說得甚是,奴等都仰慕上將軍久矣,自願侍奉上將軍。”
“原來如此。”
姜耀明白,曹操應該是用了一些見得不得人的手段,對四女威逼利誘。
但是,來都來了,總不能再退回去吧?
知道的人,會說姜耀不強人所難。那更多的不知道的人,恐怕會說姜耀玩完了不但不滿意,還不願意負責,又把人退回去了。
這四女更沒法子活了。
嗯,曹老闆做過類似的事。
在歷史記載中,袁譚和曹操結盟共同對付袁尚,袁譚的女兒嫁給了曹操的兒子曹整。後來,袁譚和曹操反目,曹操就把袁譚的女兒給退回給了袁譚。
退回去了……
退回去了……
玩了之後又退回去了,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後世姜耀讀史到這時,總感覺這曹老闆也太不當人了。
姜耀當然不能這麼幹。
姜耀乾脆道:“陳到。”
“在。”
“帶四位美人下去休息。”
“是。”
四位美人只是個前菜而已,接下來才是正事。
曹操親自起身,給姜耀倒了一盞酒後,才繼續道:“上將軍可知,劉備這大耳賊,現在何處?”
“聽說……是在汝南郡?”
“上將軍英明,那大耳賊正是在汝南郡。”曹操道:“上將軍當初坐鎮中原的時候,那大耳賊率軍躲在了東海郡不敢露面。後來,上將軍北上遠征鮮卑,這廝才和東海郡守昌豨一起,打起了反旗。”
東海郡,從理論上講是曹操的地盤。
不過,實際上,受軍閥昌豨控制。
昌豨一向和曹操不對付,官渡之戰前,已經反過一次了。曹軍圍攻東海郡久攻不下缺乏糧食,昌豨的日子也很不好過,雙方和談,昌豨才再次名義上臣服曹操。
沒想到,劉備和昌豨早有勾結。官渡兵敗之後,劉備不敢投袁家人,率軍躲進了昌豨的地盤。
姜耀的大軍一走,劉備就和昌豨一起,再次舉起反旗,對付曹操。
曹操道:“大耳賊乃一代梟雄,昌豨也是當世豪傑,吾不敢怠慢,親率五萬大軍征討,足足用了五個月的時間,才斬了昌豨,收復了東海郡。但是那大耳賊滑溜得很,率一萬餘騎突圍而出,前往汝南郡,與黃巾餘孽劉闢合兵一處。如今,他們又取得了劉表之助,聲勢相當不小。”
汝南郡,位於曹操和劉表的地盤之間,卻被黃巾餘孽劉闢佔據。如果劉表攻佔了汝南郡,就要直面曹操的兵鋒了,劉表當然不願意,一直放任劉闢不管。如果曹操攻佔了汝南郡,就要和劉表接壤。曹操不知道姜耀什麼態度,也就一直沒對劉闢動手。
現在,劉備率一萬多精騎和劉闢合兵一處。劉表大概有些飄了,給了他們不少資助,勢力已經相當可觀。
姜耀其實對劉備沒多少惡感,畢竟是他搶的人家劉備的女人,而不是相反。再說了,劉備還暴了四千襄樊水師呢,對姜耀大有裨益。
姜耀道:“所以呢?曹公該不會是想,讓吾幫你對付劉備吧?”
曹操微微搖頭,道:“當然不是。大耳賊數次敗在吾手中,即便有劉闢、劉表之助,吾又有何懼哉?只是若吾攻打大耳賊,劉表出兵相助怎麼辦?上將軍有何說法?”
姜耀慨然道:“曹公儘管進軍就是,吾天策軍絕不干涉。不過,曹公攻下汝南郡後,還請收手,不要再攻打荊州。畢竟,吾每年還從劉表手中,拿十萬石糧食,三萬匹絹。”
好吧,其實,姜耀還想利用此事,從劉表手中,把另外半個南陽郡敲下來。
姜耀現在不缺地盤,卻缺人口。
南陽郡是有名的人煙稠密之地,雖然也經了數場小亂,但姜耀估計,剩下的半個南陽郡,六七十萬人口總是有的,對天策軍乃是大補。
當然了,現在還不用向劉表派出使者。
等曹操擊敗了劉備、劉闢,佔領了汝南郡,直接和劉表接壤。劉表嚇得瑟瑟發抖的時候,姜耀再派出使者,才能事半功倍。
“如此甚好,就依上將軍所言。”
曹操現在對劉表的地盤,其實興趣不大。畢竟,經過劉備這一通攪合,這麼長時間,他才拿下了冀州的四個郡,幽州的一個郡。青州,還完好無損地掌握在袁譚手中呢。現在,曹操的主要目標,還是取幽、青、冀三州,消滅諸袁勢力。
“對了……”曹操敲了敲腦袋,好像忽然想起一件事來,道:“上將軍掃蕩草原,將異族清掃一空,誠然是名垂千古之功業。但是,當初我大漢也曾經掃蕩草原,北逐匈奴……北匈奴是沒了,鮮卑人卻從西方而來,填補了北匈奴的空缺,照樣威脅大漢邊境。前車之鑑,上將軍不可不防啊!”
“怎麼?”
姜耀將一盞酒一飲而盡,意味深長地道:“曹公,你很希望吾在草原上駐軍,分散力量麼?”
其實,姜耀當然知道,把華夏北方的草原徹底清空,不是什麼長治久安之計。
他甚至知道,華夏北方草原上的異族,驅之不盡殺之不絕,到底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地球上,在北緯四十度附近形成了一片片廣袤的歐亞大陸草原。這些草原有的水草豐美,有的缺水少草貧瘠惡劣,但大體上是連在一起的。
這草原總體有多大呢?
這麼說吧,自歐羅巴多瑙河下游起,經羅馬尼亞、俄羅斯和蒙古,直達華夏。
所以,無論華夏把北方的異族清理的多幹淨也沒用,還是會有歐洲草原名族不斷遷徙過來。
但是,如果連歐洲的草原都清理乾淨了……那可就真乾淨了。這是現實世界,又不是遊戲世界。人只能是爹媽生出來,不可能直接重新整理出來的。
當然了,草原上不留人,其實是沒必要的。
那麼多豐美的草原,能養多少駿馬肥羊?天策軍的戰馬,難道就不需要補充?
牛肉、羊肉,也是需要吃的嘛。牛奶、羊奶,也是需要喝的嘛。
別總覺得草原人窮,在草原上經營沒什麼賺頭,那是因為草原上的人口太多。
後世的紐西蘭,以畜牧業為主,不是挺發達的嗎?
所以,姜耀準備,在草原上水草豐美的所在,進行駐軍。
比如著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吧,這片東西約七百里、南北約六百里的草原,有三千多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還有五百多座大小湖泊星羅棋佈,被譽為世界上最豐美的草原之一。
在後世,這片草原盛載的各種牲畜,都接近兩千萬頭了。
姜耀在那駐上一兩萬軍,放牧三四百萬的馬牛羊,問題不大吧?
還有燕然山附近的那片草原。
後世的突厥人,就是將王帳建在這裡,把這座山稱為鬱督軍山。對了,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首都和林,也是在這附近。就是霍去病北逐匈奴後,匈奴人也是在此設立了王帳,其水草的豐美可見一斑。
姜耀準備,在這裡按照成吉思汗的經驗,擺上一萬大軍。
平時放牧,戰時留下兩千人管理牲畜,其餘八千大軍出征。
因為地球是圓的,燕然山的位置非常關鍵。從燕然山向南攻到洛陽,是六七千裡。但是,向西經草原而不是帕米爾高原,攻到歐洲繁華的喀山地區,也就是後世著名的二戰轉折點某某某格勒,也是六千多里。
戰略意義非常重大。
另外,平時空閒的時候,他們還可以組織拉練,在稍微貧瘠的那些草原上去收割那些無主的黃羊、駱駝、野馬、野牛、野鹿……對零星的逃亡的隱匿異族進行掃蕩……既鍛鍊了軍事能力,又能獲得大筆的外快,想想是不是挺帶感的?
總而言之,姜耀準備建立一支五萬人的草原屯田軍,屯駐在草原的水草豐美之地,既佔據生態位防止西方的草原人遷徙過來,又能為內地提供大量的牲畜,還能作為姜耀在陸地上的重要戰略打擊力量,堪稱一舉三得。
當然了,也只能是屯田“軍”,而不是移“民”。
若不然,這些人拖家帶口,自給自足,又遠離中原數千裡,山高皇帝遠,通訊不便……早晚會形成藩鎮,甚至是新的名族,尾大不掉、
按照姜耀的計劃,這草原屯田軍的戍守期是五年,全是男人。這些男人不但要在內地有家有室,而且不能有任何家眷隨軍。每年更換兩成的人,以保證這屯田軍對天策府的忠誠,可以隨意調動。
不過,話說回來,姜耀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口。雖然這屯田軍肯定是賺錢的買賣,不用耗費多少天策府的財力,但這徵召草原屯田軍的事,怎麼也得兩年後再說了。
至於這兩年內?如果真有歐洲的草原人,非要過來給天策軍當奴隸,姜耀也不好拒絕不是?
“哈哈!開玩笑的!曹公對吾一向友善地很,又怎麼會想辦法,對吾不利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