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荊州,襄陽,州牧府,議事大廳。
“州牧有令:鎮東軍使者程昱覲見!”
“州牧有令:鎮東軍使者程昱覲見!”
……
蹬蹬蹬~~
隨著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程昱昂首闊步,走入了議事廳。舉目望去,大廳前面正中間那個五十多歲,相貌清癯,溫文儒雅的老者,應該就是荊州八郡之主劉表劉景升了。
大廳左右兩邊,黑壓壓各有近百人就座,很顯然就是荊州有頭有臉的文武官員了。
幾乎所有荊州文武官員,都面色陰沉似水,對程昱滿目敵視。
很簡單的道理,姜耀和劉表連面都沒見過,能有什麼交情?程昱作為姜耀的使者來荊州,無非是討要糧草物資而已。
而現在,姜耀都和曹操講和了,荊州憑什麼給姜耀糧草物資?
所以,荊州人早就商量好了,要狠狠的程昱一個下馬威,不但要表達對姜耀和曹操媾和的不滿,要讓程昱休想再從荊州討到半點好處去!
程昱對此狀況早有預料,他微微躬身,朗聲道:“鎮東軍使者程昱,見過劉荊州。”
“你姓程名昱?”
劉表還沒說話呢,大廳左側一名三十來歲,下頜三縷短髯的中年男人站了起來,道:“聽說,曹操手下,有個東中郎將、濟陰太守,也是姓程名昱,不知和你有何關係啊?”
程昱道:“不才,正是在下。”
“吾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你程昱先為曹操之臣,被俘之後又投降鎮東軍的姜耀。鎮東軍是沒人了嗎?要你一個如此不忠之人為使?”
程昱不慌不忙地道:“你是何人?”
“鎮南將軍軍師蔡瑁蔡德珪。”
“荊州蔡氏也算名門望族,但你蔡瑁的見識,怎麼如此淺薄?”程昱道:“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乎?商鞅先在魏國為官,後來轉投秦國,終成一代名臣。韓信先為楚將,後投漢高劉邦,成為漢初三傑之一。敢問蔡德珪,你能說商鞅、韓信,都是不忠之人,連出使都不配嗎?”
蔡瑁冷笑道:“但是,人家商鞅、韓信,都是在原本的國家不受重用,才轉投了他邦。曹孟德待程昱你,卻是表你為東中郎將、濟陰太守,對你恩重如山。你又有何面目背叛曹操?又有何面目自比什麼商鞅韓信呢?”
“你蔡德珪也知道,商鞅韓信是不受重用,才轉投他邦啊!那我程昱程仲德,又是為何改投鎮東軍呢?”程昱理直氣壯地道:“我是力戰被俘之後,才改投姜帥的。你說,我和韓信商鞅比起來,是不是更加身不由己?非但如此,我程昱的家人,還為曹公換回了被俘的大將李典。做到如此地步才改投姜帥,我程昱怎麼也算對得起曹公了吧?”
“呃……這……”
蔡瑁是劉表的小舅子,憑藉裙帶關係上位,才學著實不堪。他只想起了程昱和商鞅、韓信之間的不同。卻沒有想到,事實上,程昱比什麼商鞅和韓信更要身不由己,被程昱反駁了個啞口無言。
又有一名四十來歲,舉止雍容身形微胖的荊州官員站了起來,道:“你程昱一個拿鄉鄰做軍糧的人,天良喪盡,人所不齒,也配與古之賢達商鞅韓信比較嗎?”
“如何不能比較?”程昱朗聲道:“當初,陳宮叛了曹公,一時間兗州皆反,我程昱手下僅有軍兵數百,卻能保三縣不失,為曹公留下了重奪兗州的本錢。如此功績,恐怕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吧?至於食人之事麼……好吧,我承認。此事確實是喪盡天良。但是,正是因為吾的喪盡天良,才有瞭如今令你們荊州諸賢達瑟瑟發抖的曹公曹孟德。此事,我問心無愧!對了,你是何人?”
“荊州主簿蒯良蒯子柔。”
“好,蒯良,我來問你。劉荊州面對曹操兵鋒不敢相抗,只能和鎮東軍結盟,讓鎮東軍幫他抵擋曹操兵鋒。如果,你蒯良有我程昱一半的本事,劉荊州又何必怕什麼曹公呢?”
“我……”
“你說我程昱人所不齒。你蒯良連我程昱都大大不如,又該如何評價自身呢?”
“我……我……”
在程昱的連番追問下,蒯良以手掩面,無地自容。
很快,又有一名文士站了出來,道:“吾乃荊州從事郎中韓嵩韓德高是也!程昱,你口口聲聲把自己比作商鞅、韓信。但是,那鎮東軍的姜耀,就能比得上秦孝公、漢高祖嗎?”
程昱越發篤定,道:“如何比不上?我家主公,一戰使激將法三日取穰城。二戰出奇計以一萬軍殲曹軍三萬,三戰不到一個月全取河東郡斬匈奴單于呼廚泉。我家主公掌鎮東軍不到半年,就如此威風赫赫。來日的成就,真未必在秦孝公漢高祖之下!怎麼,你韓德高不服嗎?何不勸說你家主公劉荊州,盡起十萬大軍,與我鎮東軍做過一場?看看我家主公,能否奪了他荊州的基業,做出不遜於秦孝公漢高祖的功業來!”
“你……你……”
如果說,蔡瑁是草包一個的話,那蒯良和韓嵩可確實是荊州有名的賢良。但是,面對程昱,照樣是不堪一擊!
這一方面是因為,程昱舌辯滔滔。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是因為無論姜耀還是程昱,是真的能打!而荊州眾文武,是真的不能打。
荊州眾文武都清楚地記得,當初,曹操來勢洶洶要來穰城和姜耀決戰,他們是多麼的戰戰兢兢、愁雲慘淡。
他們更清楚的記得,姜耀一萬殲三萬大破曹軍的訊息傳到荊州時,他們是多麼的欣喜若狂、歡呼雀躍。
還有,他們今天為什麼擺出了這麼大的陣仗?還不是因為,程昱背後站著能打鎮東軍嗎?
所以,一談到戰爭,這些荊州文武就彷彿被點到了死穴,十成本事都發揮不出來一成。
現在,只能是荊州第一辯士劉先出手了。
這劉先可不簡單,其人博聞強記,辯才無礙就不用提了。據說,他出使許都時,把曹操都駁了個啞口無言。
劉先道:“吾乃荊州別駕,劉先劉始宗是也。程仲德,你左一句古之名將,又一句威風赫赫。難道,姜耀派你出使我荊州,是來炫耀武力的嗎?想那上古之時的蚩尤、春秋時的智伯,楚漢之爭時的項羽,威風赫赫,以為天下所有人都打不過他,威風赫赫不可一世。這些人到底何等下場,程昱你應該知道。”
程昱道:“我當然不是炫耀武力而來。事實上,我家主公派我來荊州,是帶著滿滿的善意而來。”
“善意?什麼善意?”
“我家主公有意用兵關中,可惜糧草不足。所以,想以麾下南陽半郡向曹操換取粟十萬石,絹三萬匹。但這南陽半郡,畢竟是劉荊州所贈,所以派我為使,來聽聽劉荊州的意見。”
“那當然不行了!”
“為什麼?”
劉先道:“這南陽半郡乃是我荊州送予鎮東軍,用來抵擋曹操的。如今,鎮東軍卻用來向曹操換糧食,那不是背信棄義嗎?”
程昱道:“但是,我鎮東軍確實缺軍糧啊!這樣吧,我鎮東軍用南陽半郡,向劉荊州換取糧十萬石,絹三萬匹,總不算背信棄義吧?”
“還是不行!”
“為什麼”
劉先對答如流,道:“這南陽半郡本來就是我們荊州送給鎮東軍的,現在鎮東軍卻用這南陽半郡向我們荊州換糧食,那不是空手套白狼嗎?還是不妥。”
程昱面露為難之色,道:“用南陽郡向曹操換糧食,是背信棄義。用南陽郡向劉荊州換糧食,就是空手套白狼。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這南陽半郡也太沒用了吧!也罷!既然這南陽半郡如此無用,我鎮東軍就願將這南陽半郡無條件直接還給劉荊州,這總沒問題吧?”
“呃……這……”
劉先當然可以說,“南陽半郡能徵不少錢糧,鎮東軍有南陽郡總比沒有強得多”,還可以說什麼“劉荊州送出的東西,哪有再收回來的道理?”,甚至可以傲氣一點,:“鎮東軍真欺我荊州無人乎?還就還!”
但是,這些話語有什麼意義?
姜耀真要從南陽半郡撤軍,荊州人能攔得住?姜耀撤軍後,曹操大舉來襲,荊州人又真能頂得住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