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淮南壽春,草長鶯飛,雜樹生花,一片勝景。
曹操走進壽春的袁術皇宮時,心情應該是不錯的。
不是嗎?
袁術十數萬大軍,已經被他全部消滅。袁術本人,窮途末路,已經自縊而亡。
揚州六郡中的九江郡,完全落入落入了他的手中。
再加上他原本擁有的兗州、徐州和大半個豫州……在天下諸侯中,他的實力已經僅次於袁紹了。
袁紹擁有幽州、青州、冀州這近乎完整的三州,和幷州兩郡。兵精糧足,還有烏桓、鮮卑之助,論實力的確天下第一。
曹操比不過袁紹,不丟人。
不過,實際上,曹操的心情相當不佳。
因為那個天下第三諸侯!
那個如今連字都沒有,甚至沒有大漢官職在身,如同山賊草寇的姜耀!
如今的姜耀,擁有除了河南、河內二郡之外的大漢司隸地區(司州),還有欠缺著太原和上黨二郡的幷州。對了,還有半個豫州的南陽郡。
總地來說,姜耀有著一州半的地盤。
論起人口和財富來說,應該是不如曹操的二州半之地的,可稱天下第三。
不過,一想到姜耀風捲殘雲一般席捲幷州七郡的事實,曹操真是心中難安。
“奉孝,仔細說說吧。”
如今,曹操已經命郭嘉,成立了一個名為“校事”的機構。一方面監察百官,一方面查探天下諸侯的情報。
曹操坐下來,將伺候的旁人摒退,只留下郭嘉一人,開始詢問起關於姜耀的最新情報。
“鎮東軍為了收幷州七郡,到底有多少損失,你探聽明白沒有?收復七郡之後,吾聽說,他又實行了什麼均田制。到底是如何做的?”
郭嘉道:“據屬下所知,為了奪幷州七郡,姜耀麾下戰死將士七千餘眾。後來,又有三千餘人因為傷重難治離開人世。還有五千餘人,因為身體殘疾,解甲歸田。所以,鎮東軍中,總共有一萬六千軍卒永遠地離開了,的確損失不小。”
曹操並不同意郭嘉的判斷,輕嘆一聲,道:“這麼少?才一萬六萬人。姜耀收復幷州七郡之舉,真是佔了個大便宜啊!”
確實如此。
按照曹操原本的想法,如果易地而處的話,他是沒有辦法養活三萬八千涼州降軍的,乾脆全殺了。
結果,姜耀僅僅損失了一萬六千軍,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
解決的辦法,簡單而粗暴。
把幷州七郡的數十萬老弱之男以及老醜之女全殺了,鎮東軍所需的一年的糧食,也就省出來了。
然後,用異族的青壯青壯做奴隸,耕田、開礦,養活鎮東軍的將士。
用異族年輕美麗的女人,撫慰鎮東軍將士的心靈,甚至生兒育女。
別說以前的鎮東軍了,就是那些新降的涼州軍、關中聯軍,現在都對姜耀死心塌地。
曹操甚至想到一個問題:張遼,高順,都是能征慣戰之將。
也許,正是有了他們的加入,姜耀才能以一萬六千驕兵悍將的代價,屠了幷州七郡數十萬異族,並且擄了三十萬人為奴。
(其實,除了匈奴、東羌這些明確的族屬之外,幷州七郡還有很多他們自己都說不出種類的所謂“雜胡”。
姜耀想起五胡亂華之事,乾脆或屠或俘。
不管怎麼說吧,這七郡的異族總人數要接近百萬了。一萬六千軍的代價,聽起來很多,但實際的交換比是相當可觀的)。
想到張遼、高順,在幷州之戰中可能發揮的巨大作用,曹操心中真是相當不爽。
他又問道:“姜耀的均田是怎麼回事?跟吾的屯田,差不多嗎?”
“頗有不同。姜耀直接將土地,無償授予這些百姓。成年男子每人一百畝,女子五十畝。最初的種子、農具和耕牛、挽馬,都由官府提供。只是七年之內,要將官府的本錢歸還。”
曹操冷哼一聲,不以為然地道:“反正這些東西,原本都是幷州那些異族的,姜耀自己卻做了好人。”
“話雖如此,他們的自由,是姜耀給的。他們成家立業的資本,是姜耀給的。他們最珍貴的土地,也是姜耀無償撥付的。這些百姓,無不願意為姜耀效死。”
“嗯?都願意為姜耀效死?姜耀的稅不重嗎?”
“完全不重。姜耀的稅收,分為租佣調三部分,所謂租,就是每年上交的糧食。姜耀分給這些百姓的土地,雖然歸他們所有,卻完全禁止買賣,每對夫婦每年需納粟兩石,交納絹二丈、綿三兩或者繳納二丈五尺的布、三斤麻……”
姜耀所實行的,其實就是興起於南北朝的北魏時期,並且盛行於隋朝和初唐的“均田制”以及租庸調製。
北魏時期,大概是五胡亂華的末期,全國土地荒蕪,人煙稀少,跟姜耀現在的情況類似。北魏為了儘快的發展生產,恢復國力,實行了“均田制”以及租庸調製。
百姓們的土地,都是朝廷無償賜予的,十六歲賜予,六十五歲收回,每年交糧,稱“租”。每年交布帛,稱“調”,每年要服二十天或者一個月的徭役,稱“役”。當然了,官府如果沒有什麼活給他們幹,這些“役”也可以改成繳納財物。
基本上,一個成年人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收入,要交給官府。
多嗎?
看跟誰比。
比如曹操吧,為了解決部隊供應問題,分別組織軍人進行軍屯,組織百姓進行民屯。
民屯如果用官府的耕牛耕田,就要將一年收入的六成交給官府。如果不用官府的耕牛,則要上交五成。
軍屯更慘,比民屯還要高上一成。
非但如此,如果軍人戰死了,他們的妻子就會馬上會被官府分給其他軍人——軍屯的待遇那麼慘,哪個女人願意嫁給當兵的啊?這些女人只能在曹操的強迫下內部流通,就是生了女兒都不準嫁給軍人以外的人。而且,在曹老闆看來,女人是極為重要的資源,可以增加人口,絕不能閒著浪費。所以,死了丈夫後,要趕緊分配給其他軍人。
當然了,曹操也有他自己的苦衷。
曹操麾下,有很多世家大族,這些人不但隱匿著大量的土地和部曲不交稅,而且巧取豪奪,將普通百姓的土地變成他們的土地,將普通百姓變成他們的部曲。
曹操不施行軍屯和民屯,看得緊點,行嗎?
因為世家大族噬了太多的資源,曹操不殘酷壓榨這些軍屯和民屯,哪來的錢糧供養龐大的軍隊?
想到姜耀一張白紙好做畫,獲得那麼多能直接控制的土地,完全可以對百姓好一點,減輕一些百姓的負擔,得個好名聲,曹操更加鬱悶。
他雞蛋裡面挑骨頭,道:“名聲是好了,實際得的東西卻虧了。吾如果願意,可以給百姓免稅,名聲更好。但是,能有多大的作用?
“呃……”郭嘉的面色有些尷尬,道:“姜耀的確給部分百姓免稅了,這些免稅,應該……應該還是頗有些作用的。”
曹操微微一愣,道:“這話怎麼說?難道幷州七郡,還有姜耀需要顧忌的世家大族?”
郭嘉道:“那倒是沒有。不過,姜耀將幷州七郡所有百姓,分為了上等、中等、下等,三種成分。上等戶、中等戶,可以出一個雄壯悍勇者,經官府挑選和確認後,成為鎮東軍的府兵。這些府兵忙時務農,閒時訓練,保境安民,必要時配合鎮東軍的野戰部隊行動。他們雖然沒有任何軍餉,卻免除了全家的賦稅和徭役。既有如此巨大的好處,又感念姜耀的恩德,幷州勇士踴躍參軍。另外,府兵裡面特別驍勇的,可能請求調入鎮東軍野戰軍。成為鎮東軍野戰軍後,不但有著豐厚的軍餉,還在關中地區有著自己的田宅和女奴。”
“女奴?就是那些異族奴隸?敢情姜耀不是一時興起分配女奴。而是要形成制度了?”
郭嘉道:“是的。姜耀將麾下重要官員的家眷、全體野戰軍的家眷,全部遷往關中。另外,姜耀規定,所有將士,都有一座官府所賜的田宅。不管娶妻不娶妻,都至少有一名女奴無償分配。再想多要,可以向官府購買。雖然價錢不貴,但有著官階的限制。普通士卒,最多可以擁有兩名女奴。。”
曹操道:“關中被西涼軍禍禍得杳無人煙,許多城池都廢棄了,無人居住的田宅有的是。賜宅子,賜女奴,都不算多麼大的恩典。”
話剛出口,他自己都有些不自在。
很簡單的道理,你覺得這些賞賜不算什麼,你給麾下計程車卒來一套唄。
想到麾下普通士卒的待遇,曹操趕緊轉移話題,道:“那鎮東軍擄掠的那些男奴呢?又是如何分配的?”
郭嘉道:“姜耀任命程昱為關內屯田中郎將,率一萬野戰軍,全力負責近二十萬男奴的屯田之事。”
“也是。女奴分配給將士們,沒什麼危害。但是,如果男奴也分配了,將士們有了獨立的錢財來源,又為什麼要效忠鎮東軍?姜耀,也只能組織這些男奴,在關中進行屯田,統一獲得收入了。不過,程昱屯田啊……”
想到程昱食人的酷虐手段,曹操都要為那些異族男奴默哀了。
他甚至開始懷疑,姜耀讓程昱負責這些男奴,又規定了女奴的賞賜數量,從幷州七郡獲得的這些奴隸,肯定會漸漸不夠的。說不定,姜耀已經做好準備,要把黑手伸向草原,反向打草原人的“草谷”了。
郭嘉繼續道:“現在的關中,除了鎮東軍的核心成員、原本的近萬名百姓,以及這些異族奴隸之外,還有一種人存在。”
“什麼人?”
“就是姜耀蒐羅到的各種匠人。姜耀給這些匠人,相當體面的俸祿不說,還依軍人例,每人發了一處宅子和一名女奴。”
“嗯,姜耀對這些奇技霪巧之事,的確特別看重。不過,話說回來,姜耀自己,不就是靠著這些奇技霪巧之事,發家的嗎?”
“主公的意思是……”
曹操微微咬牙,道:“姜耀能做,咱們也能做。咱們也可以集中一部分能工巧匠,給予極好的待遇。說不定,就能研究出類似雙腿馬鐙、拋石車一類,戰場決勝的東西。”
“主公英明!”
“什麼英明不英明的?”曹操搖頭,一陣自失地苦笑。
曹操從來不是什麼妄自菲薄之輩,但是,今天郭嘉的稟報,給了他太多的震撼。
關中實行奴隸制,關外實行均田制,姜耀是怎麼想出來的?
還有,那不費朝廷一文錢,就能養出有一定實力的府兵,姜耀又是怎麼想出來的?
曹操不但想不出來,而且因為內部勢力的掣肘,想學都學不了。
只學一樣善待工匠,就稱英明?曹操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
誒,不對!
其實,還有一樣可以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