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發家從採藥開始

第101章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一層牆體建好後,一根根原木做成的大木方被架上去當作樓楞,先簡單用幾塊木板墊著,再搭起簡易樓梯,開始建造第二層。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用石頭砌牆,雖說牆體厚實,但只要石料和砂漿供應充足,建造速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慢。又一個月過去,石頭房子的主體工程完成了。

遠遠望去,宋陽覺得這房子漂亮極了,宋軍更是每天都樂呵呵的。宋建國、王靜雅和李嘉怡每天晚上都會過來看看,看著這房子一天一個樣,寬敞又明亮。

原本以為會粗糙難看的石頭房,卻有著一種厚重沉穩的獨特氣質,讓人看著特別舒服。宋陽晚上回到老房子睡覺,不止一次聽到王靜雅和宋建國稱讚那房子,還說相比之下,自家半坡上的老房子就像個簡陋的牲口棚。

聽到這樣的話,宋陽從心底裡感到高興。因為他一直擔心,等哥倆的石頭房子建好後,父母會捨不得放棄半山腰的老房子。現在看來,透過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後要說服他們搬離老屋,應該會容易一些。

畢竟老人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種根深蒂固的執念可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哪怕有再好的房子,他們也不會輕易捨棄舊居。

房間的地板,把泥土夯實後,鋪上整理平整的青石板,縫隙用三合土填充。剩下房梁、椽子的搭建,以及用厚實木料吊頂、鋪設樓板的工作,就交給木匠師傅了。

幾個石匠則轉移到盤龍灣,開始為宋陽的房子準備材料,平整山石。這段時間,宋陽也跟著學會了處理石料,便也加入其中,幹得有模有樣。

宋陽選的建房位置,在小河對面的石崖前,離石崖下的山洞大約十來米遠。在過去建房之前,得先把河上的石橋建好。考慮到以後可能會發大水,這橋必須建得特別牢固。

宋陽在這兒住了多年,對當地情況非常熟悉,親自選定了建橋的位置。隨後,大家架好下面的拱形支撐,便開始用鏨子和石錘,仔細地處理每一塊石頭。

把石頭加工成梯形體,一塊一塊緊密地嵌合在一起,再用石頭平鋪過去,與從竹林修出來的土路連線起來。這座石拱橋的承重能力毫無疑問,三米的寬度也完全足夠。

石橋建好後,便進入到建房環節。單從土地平整程度來說,宋陽選的這片地遠不如宋軍建房的青溝。

但宋陽追求的是與眾不同,想要打造出更具別墅風格的新穎建築。石頭房子的厚重質感,加上獨特的造型,二者融合,就能營造出一種歷久彌新的前沿感。

房子的地基分成三塊,呈階梯狀,總面積大約兩百平方米。這裡石頭資源豐富,宋陽直接用大石頭將三塊相鄰的地基鋪滿,鋪得紮紮實實。

這種做法看似耗費人力和材料,但抬高了基礎,能讓雨水順著地基的細小縫隙順利流出,大大提高了房屋的乾燥程度。

屋子的佈局分為三個大房間。中間一進門,就是上樓的樓梯,兩側一邊是客廳和休息室,另一邊是廚房和餐廳。建造時,宋陽特意設計了大門大窗,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高度和亮度,看起來就像左右各建了一座獨立的房子,中間用原木連線。

牆壁上,他還要求將木方穿過石牆,留出卡槽,用木頭進一步加固石牆。之所以把門窗留得這麼大,是想著以後有機會換成玻璃,到時候肯定既大氣又美觀。

宋陽這兒的工程量比宋軍那兒大多了,整整花了三個月時間,才完成牆體的建造。在木匠師傅鋪設板面、架設房梁、椽子和樓板的時候,宋陽突發奇想,讓石匠師傅去他住過一段時間的山洞,把裡面也整理平整,並鋪設好地面。

這輩子,這個山洞不會再用來關羊了,而是會成為夏季炎熱時,一家人乘涼休息的好地方。

看著背後的崖壁,宋陽想起上輩子刷影片時看到的一個石崖,上面擺放著上百個蜂箱,後來還成了風景區。

於是,他乾脆用竹子搭了架子,趁著大家有工具,提前選好位置,在崖壁上鑿出一個個長五六十公分的長方形石窟。石窟外面方方正正,裡面由於不好使用鏨子,就鑿成了半圓形,並在石窟口打出卡槽,等木匠師傅做好門板裝上,就能變成石洞蜂箱。

山裡花草資源豐富,宋陽相信,這面崖壁上肯定會有許多蜜蜂來安家,到時候這裡就會熱鬧起來。每年收一次蜜,至於蜜蜂是去是留,他也不勉強,一切順其自然。

接下來是院牆的建造,宋陽沒有再選用石灰石,而是直接從河裡撿取各種形狀、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石頭進行堆砌,簡單勾縫後,別有一番獨特的風味。豬圈、羊圈、雞圈等,則被他選在距離大房子三十多米外的一片小空地上建造。

最後,買來青瓦給房頂安裝上,哥倆的房子算是基本建成了,就等著木匠把門窗之類的安裝好。

這一通忙活,又是一個多月。從過年後開始動工,到房子和配套設施全部完工,一共花了七個多月時間。

而宋陽交給王靜雅的那些錢,早已花得精光,甚至還動用了家裡賣豬的五十多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