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何時騙過諸位?”郭安輕笑道。
“草民就知道郭長史神通廣大,足智多謀,愛民如子……”
“正是,正是,郭長史是我等宛平縣百姓們的……”
一眾百姓們的馬屁是越拍越順暢,但郭安可不敢應下,還得連忙阻止。
“諸位都慎言,慎言,正事要緊。”
他現在已經不是宛平縣知縣了,萬一那位新任知縣還是一位小心眼,再聽到這些話,那位宛平縣新任知縣惹不起他這位燕王府右長史,但這些百姓們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諸位,燕王府上這些紡織機一套下來最多兩百五十五文錢。也可一套都包圓的買,也可單個買。
要是有家中錢財富裕,房間還寬敞的富戶,皆可來此買紡織機。
諸位放心,要是誰家買的紡織機壞了,只要是可以修的小毛病,都可來此鋪肆找掌櫃的,留下爾等住址,咱攢上幾家,便會派匠戶前去修。
不過,修一次紡織機是需要付錢的,不貴,最多也只是幾文而已。”
“要是家中不富裕,房間也不寬敞的,可以由關係好的幾家合夥買上一套,趁著農閒時間,自個就能在家彈棉、紡線、織布。”
“當然,家中有了紡織機之後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那些沒有紡織機,但家中卻有棉花,還想要用自家棉花織棉布的鄰里,都可以去諸位家中借用紡織機。
織上一匹布,或是半匹布,諸位也可收取借用機器費用,每次十文、二十文、甚至是三十文,幾次之後,諸位購買的紡織機不僅沒有花錢,還能賺錢。”
這話,直接在一眾百姓之中引起一陣躁動。
不論什麼時代,能賺錢的機器都是十分吸引人的。
“郭長史,這些紡織機在哪裡買?”
第一個準備找郭安拉關係走後門的寧石頭直接大聲問道。
“喏,這個鋪肆就能下訂單!”
郭安扭頭指了指身後的紡織鋪。
“草民一會就去購買!”寧石頭連忙道。
郭安繼續說道:“諸位家中要是有足夠寬敞的房屋,但是沒有足夠錢財也可以購買!”
一眾百姓都瞪大眼睛,空手購買?
郭安道:“諸位可以用棉花購買,也可用織出的棉布購買。但是,這種情況,諸位需要讓爾等甲裡的里長來找本官做個見證,本官還得與諸位籤買賣契!”
“原來如此!”
這些百姓們這才明白過來。
正當郭安準備離去之時,人群中再次出現一道聲音:“郭長史,要是草民等人不想購買紡織機,也不想去別的鄰里那裡紡織,就想來紡織鋪織布呢?”
這是一個聰明人!
郭安淡淡一笑,道:“那諸位儘管帶著棉花前來,不過燕王殿下紡織品鋪織布的價格肯定比去鄰里家織布價格要貴些。
至於紡織鋪內的兩套紡織機不夠使用,諸位可以將想要織布的棉花數目與布匹數都記在紡織鋪方掌櫃這裡,本官找人給諸位織布!”
“多謝郭長史!”
“但是,這種情況下諸位也需要與紡織鋪簽訂代工契,以證明諸位交上的棉花數目!”
“郭長史想的周到!”
郭安微微頷首,“諸位可還有何問題?”
“郭長史,要是燕王府也大批代工織布,那草民等人買回去的紡織機豈不是賺不到錢了?”
又一道聲音問道。
郭安嗤笑一聲,“你買上紡織機就是為了專門賺周圍鄰里的錢財?”
這話一出,開口問話的那個人頓時滿臉臊紅,尷尬至極!
討厭說話沒有邊界感的郭長史!
雖然很多人心中都是想的,但卻是不能被人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
狠狠懟了那個不良用心的中年人一嘴,郭安呵呵笑道:“宛平縣才一萬六千五百多戶人口,才有多少錢財可以讓諸位賺啊?”
“北平府可是有著十萬多戶人口,甚至隔壁的山西、山東兩地,更是有著數十萬戶人口,諸位要是將這些人的錢財都賺到諸位口袋中,那才是真正賺到錢財。”
“至於擔心燕王府給諸位百姓們代工織布會搶走諸位的生意,北平府有多少百姓,僅憑燕王府的織匠才能織多少?
而且,靠著織布賺的錢才多麼點?這些錢燕王府才不稀罕呢,要是諸位百姓都能前去尋各位鄰里織布,本官與燕王殿下都將會非常開心。
如此盛況,才能證明爾等鄰里和睦,富戶做事公道,不欺貧戶!”
一眾百姓聽的連連點頭,看著郭安兩眼發光。
“好了,關於紡織機的一眾事務本官也都給諸位交代清楚了,爾等要是沒有什麼疑惑,便都散去吧!”
“恭送郭長史……”
隨著郭安離去,一眾百姓們在快速與方清貴簽下一些契約之後,便快速離去。
這麼大的事情,他們得儘快告知自家鄰里,或是親戚。
別的不說,燕王府必然沒有足夠的紡織機,必須早點簽訂買賣契,早點買上紡織機才心安。
甚至於,哪怕是想要請燕王府代工織布的,也得趕緊簽訂代工契,要不人一多,想要紡織機又不得等到什麼年月去。
哪怕是耽擱一日,也是耽擱了數百文錢啊!
而燕王府紡織鋪的租賃代工業務,也給了北平府內一眾南方商賈們很大的賺錢啟發。
雖然那位郭長史此舉,會直接斷了他們從北平府往松江府販賣棉花的商途,但是他們可以販賣棉布啊。
甚至,也可以直接學著紡織鋪,也給那些百姓們租賃代工織布,如此賺的錢比他們前往松江府一趟賺錢的錢還要多,也還要輕鬆不少呢!
想著,幾家商賈迅速聯合起來,不到一日時間,北平府內便多了五家與紡織鋪模式一樣的織布鋪肆。
甚至,還大有往北平府周圍州縣開辦的趨勢。
聽到這個訊息,郭安只是輕笑一聲,一點也不著急。
而從燕王府右長史郭安到燕王府紡織鋪講話開始,都沒有經過一日的時間,一大半的宛平縣百姓們便都已經知道了紡織機鋪的事情。
兩日後,整個宛平縣百姓們差不多都理清了以前的郭縣尊,現在的郭長史在售賣紡織機上,或是給他們這些百姓們代工織布的所有事情。
郭長史還是沒變,每一樣都在為他們這些百姓們考慮。
尤其是簽訂紙張契,不僅光明磊落,更是在維護他們這些百姓們的利益。
一眾明事理的宛平縣百姓們,一個個感激的熱淚盈眶,差點就要給郭長史在家裡立個長生碑。
於是,第三日起,上百個頭髮花白的里長們,早在就來到燕王宮外。
看的一眾燕王護衛滿臉緊張,上次這群宛平縣的里長在宮門外圍了半晌,就從燕王殿下手中借走了十萬石糧食,還有數萬件農具。
這回來的人可比上次的還要多上一倍,莫不是借的東西要更多吧?
而且,現在那位郭知縣已經成為王宮內的右長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