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頭之事,郭縣尊放心,燕王殿下還真有一個磚廠。”
朱亮說道,“只是,磚廠燒製的磚頭並不是很多,應該不夠郭縣尊所需。”
“無妨,只是建造一個房屋而已,需要不了多少磚頭。”
郭安隨意的擺了擺手,問道:“五日之後,能否送來一萬塊磚頭?”
明朝由於習慣性用磚頭建造城牆,所有磚廠燒製的磚頭一般都比較大,可以達到一尺七或二尺。
一萬塊磚頭,可以搭建起一座房屋了。
“郭縣尊放心,一萬塊磚頭還是可以送來的。”
朱亮回完,便有些遲疑的說道:“郭縣尊,末將多嘴一句,北平少糧,燕王殿下絕對不會允許用糯米砂漿來搭建房屋。”
“朱將軍儘管放心,本官也不敢糟踐糧食!”
郭安輕輕一笑,“等到水泥研製出來,朱將軍與燕王殿下便明白了。”
“如此,末將便放心了!”
朱亮這才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便枯燥的煅燒水泥過程。
一邊煅燒,一邊試驗,一邊記錄著。
這些,朱亮看不懂,給朱棣彙報之時,也只是一五一十的稟報,郭縣尊每天都在帶著那十個匠頭,不停的磨碎石頭,然後燒石頭,燒完再澆水攪拌。
“還用到河沙?”
隨著郭安燒製水泥的程序,朱棣越來越疑惑。
“啟稟殿下,正是如此。”
朱棣揉了揉眉心,看向一旁的道衍和尚。
“法師學識淵博,縱覽古今,不知可聽過那水泥之物?”
“和尚慚愧,並不知那位郭縣尊在研製什麼物件。”
道衍和尚一臉淡然。
朱棣又看向朱復,朱復也是連忙搖頭。
在第一次聽到水泥名稱之時,朱復就專門查閱了一遍王宮內的藏書,結果什麼也沒查到。
朱棣又看向朱亮,“郭安可向你說過,那水泥何時能鍛造完成?”
“回稟殿下,郭縣尊說水泥已經煅燒完成,但想要讓其可用來建造房屋,還需要試驗出最佳配比。
因此,末將覺得還需幾日!”
朱亮連忙稟報道。
“如此,五日後,本王再前往上莊村看上一番!”
朱棣微微點了點頭,隨後想起什麼,又問道:“如今,鐵冶所內的巨型鍊鐵爐建造出幾件來了?”
朱亮說道:“回稟殿下,已經建造出三件來,但想要用其鍊鐵,還需要幾日。”
“甚好!”
朱棣又問道:“這一段時日,農場的情況如何?”
朱復回道:“回稟殿下,這幾日農場有四隻雞崽子死去,還有一隻豕病死,不過有著殿下派去的幾位獸醫,倒是沒出現什麼大的亂子來。”
朱棣微微點頭,“農場尤為重要,定然不能出現什麼意外。”
“還請殿下放下,微臣一定緊緊盯著農場!”
朱復連忙行禮道。
隨著郭安那個外官逐漸給燕王朱棣做出功績,朱復這個燕王宮長史,還有燕王宮內一眾官吏都有了壓力。
而農場,則是他們目前唯一能出功績的地方。
因此,朱復與一些燕王宮官吏,對於農場都是絲毫不敢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