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鐵甲、刀槍、鐵具,也有著三萬石左右!
還有各種珍珠寶貝,四千箱!
至於剩下的糧食,或著一些西域特產,更是不計其數。
聽到這個訊息,整個朝廷上下,一個個都是目瞪口呆。
怎麼這麼多?
所有官員的眼神,都變了!
而這時。
曹國公李景隆,也帶著五萬徵西大軍,順著水泥直道,回到京師。
太子朱高熾,帶著官員,再次在城門口迎接李景隆等徵西大軍!
隨著徵西大軍迴歸,朱棣便在朝堂上論功行賞。
而這次。
對於朱棣對一眾兵將的封賞,朝堂上官員的反對聲,則是小了很多。
就憑那麼多的金銀珠寶,這些武將值得。
不過,很多官員卻是秉持著,多給賞賜,少封爵的想法。
但儘管如此,大明又多了一批子爵、伯爵!
而大明一眾藩王,也都開始蠢蠢欲動。
下南洋奏章,也一本本的飛進皇宮。
對此。
朱棣也全部批准。
不到一個月,便有數百艘大船,載著成千上萬大明藩王與兵將,下南洋與西洋而去。
……
順德郡王府,一座涼亭內。
郭安與朱棣、朱高熾、郭慎四人,坐在一塊。
一旁,還擺著一個小烤爐。
裡面,放著四顆碩大的番薯,這會番薯的表皮,已經開始變色,還散發出一股股誘人的香味。
“郭慎,你今年已經十六了吧!”
正在盯著火爐的郭慎,聽到朱棣的問話聲,頓時打了個機靈,連忙滿臉恭敬的回道。
“回陛下,微臣今年正是十六!”
“也該成婚了!”
朱棣微微點頭,繼續說道:“想當年,咱也是十六之時,與皇后成的婚!”
郭安恭恭敬敬道:“微臣謹遵陛下吩咐!”
這下,朱棣忍不住看了郭慎一眼,“你這小子怎麼與郭卿性子天差地別!”
這句話,郭慎不知該如何回!
郭安則是輕輕一笑,“陛下,微臣也發愁,這些小子整日看那些聖賢書,已經被各種禮法束縛,成了一個書呆子。
微臣都擔憂,這小子以後會被別人狠欺負!”
朱棣忍不住瞥了一眼郭安,“現在如今,整個大明,還有何人敢欺負你順德郡王府?”
郭安緩緩搖頭,“陛下,在明面上,微臣乃是大明郡王,身份尊崇,無人敢惹。
但是,這是陛下信任微臣的緣故。
若是微臣順德郡王府不被陛下寵信,恐怕那些百官會一個個跳出來,攻殲微臣……”
朱棣眼睛一瞪,“咱怎會是那般是非不分之人?
還有,太子也怎麼會是那般昏君?”
“陛下恕罪,微臣並非此意!”
郭安臉色微變,連忙解釋道:“微臣之意,微臣順德郡王府的榮華富貴,全靠陛下寵信,在朝中沒有任何威信。
而朝中那些官員,最會在暗地裡搞一些小動作。
微臣在世之時,還能壓得住那些文官。
微臣若是不在了,郭慎這小子一個書呆子,指不定要被那些文官怎麼欺負呢!”
“……”
朱棣與朱高熾,還有郭慎,都是一臉無語。
半晌,朱棣才緩聲道:“郭卿擔憂的有些太過於早了吧!”
郭慎也都忍不住跟著緩緩點頭。
“誰讓這小子整日一副書呆子的模樣!”
郭安忍不住瞪了一眼郭慎,隨即也沒繼續這個話題。
“陛下,這麼長時間了,番薯也該烤熟了!”
“番薯?……對,對,番薯也該熟了!”
朱棣一愣,連忙拿起一旁的一個鐵夾子,將一顆番薯給夾了出來。
然後,也不顧燙燒,直接用手捏了幾下。
“熟了,熟了!”
說完,便一臉興奮的用手將番薯給剝開,露出裡面金黃色的番薯肉,同時香氣四溢。
“烤出來的番薯,果然就是香的很!”
朱棣誇讚一聲,便直接吃了起來,一邊吃著,還一邊呼著熱氣。
見狀,一旁的郭安與朱高熾、郭慎三人,也各自拿起一顆番薯,吃了起來。
一顆番薯下肚,幾人感覺肚中又充實了起來。
看著腳下殘留的甘薯幹皮,朱棣又是忍不住滿臉讚賞。
“我大明有了此番薯,真的好啊!只需放在火堆上,烤上一會,不需新增任何佐料,便是最香甜的美食。
而且,一顆下肚,還有些頂飽。
此番薯,對我大明萬千百姓,都是一道美味啊!”
“陛下所言極是!”
“今年的番薯,又是大豐收。去年那些領了番薯的人,交還完番薯後,家中的番薯還能堆滿一個倉庫。
明年,等到明年,大明所有百姓都可以種上番薯了!”
“陛下,明年我大明還沒有任何戰事。玉米與土豆,也能開始推廣,百姓們的日子,將會更加蒸蒸日上!”
“是啊!”
說起這個,朱棣的眼中,便冒著亮光。
“我大明必將大興!”
郭安又道:“我大明百姓不僅安居樂業,還可以從西洋、南洋那些蠻子手中賺到更多的錢財。
陛下治理的大明,必然比盛唐還要興盛繁華!”
“哈哈哈……”
聽此,朱棣更是大喜。
“咱大明被前元那些蒙古韃子給禍害的太慘了,咱身為大明皇帝,當讓我中華大地重新興盛起來!”
“陛下已經做到了!”
郭安點頭說道。
隨後,又一臉正色道:“不過,微臣覺得僅僅只是開疆擴土與建設大明,讓大明興盛,還有些不足!”
“哦?”
聽此,朱棣與朱高熾、郭慎三人,頓時緊緊看向郭安。
“郭卿有何想法?”
只不過,朱棣與朱高熾兩人,是滿臉好奇與期待。
而郭慎,則是有些擔憂。
郭安深思片刻,便說道:“陛下,每一代明君,都應有文治武功。
陛下現如今,武功空前絕後,但文治,微臣覺得還差點意思!”
郭慎眼中更是驚恐,爹啊,您怎的如此大膽?
朱棣的神情,也是肅然了起來:“差到何處?”
郭安微微拱手,緩聲道:“陛下,微臣覺得,陛下還差一部洪鼎大典,此大典不僅可以造福後代,也可彰顯陛下的文治!”
“洪鼎大典?”
朱棣神情更是好奇,“郭卿,這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