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可知這五方揭諦有什麼缺點嗎?”李恪想在大聖走之前多做些準備。
畢竟知己知彼,心裡才有底。
這位受難五百年的大聖如今眼神更加清澈,那雙火眼不再似從前那般時時赤光金芒。
大聖彷彿沉澱了很多,如同和周圍的環境融在了一起,
看似那麼的和諧。
李恪知道要想今後在諸天萬界立足,這大聖絕對是最佳的戰神搭檔,
想了解三界,此時的時機比較難得,
等到大聖去取經不知有多少變故。
李恪非常誠懇的詢問,靜靜的等待大聖的回答。
“大聖可知這五方揭諦有什麼缺點嗎?”李恪想在大聖走之前多做些準備。
“要說缺點嘛,這五方揭諦自稱是佛教的五方守護神。
勵志要將五方的凡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缺點嘛,應該就是太自負,他認為世間所有的人都在痛苦之中,
要把他們解脫出來。
他們最討厭的就是別人說他是邪教使者,洗腦大師。”孫悟空想了想,將所知詳細道來,
“一旦他們心境受損,實力將會大跌,
而且他們在五行山履行監押義務,
待俺老孫西去取經,他們必然跟隨,
名為保護那凡僧,視為監視俺老孫,
故而他們不敢在無極書院多逗留,
只要能堅持半日,他們必不敢逗留。”
隨著孫悟空的分析,時間如沙漏一樣一點點溜走。
李恪也越來越吃驚,敢情這神佛的實力並非一成不變,
也顛覆了李恪的神話觀。
在前世中,很多神仙被演繹成為情所困被貶下界,從而失去法力,墜落凡人。
或者說動了情,心境大亂,根基不穩,墮入輪迴,重新修煉。
這些狗血的情節,如今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怪不得在前世讀經時,有句叫做,“不退菩薩為伴侶……”
一念妄動,業境幻化輪轉,無休無止,
如不能當下覺察而誠信懺悔,必將退轉,
生死流轉,很難逆境而出,
故而三界六道神佛仙魔都是一念間的事,有些更是身處沙門心非沙門。
這五方揭諦的長處在於心術的修練,可助凡人拋卻凡心,
但恰恰也是他們的弱點。
因為眾生也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如果他們住相而救,終究有漏。
一旦可以撼動他們的佛心,其實力會大跌。
還有的神仙專注於某一物,如果將其打碎也能亂其心神等等。
李恪聽的是如痴如醉,直到深夜,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待第二日,唐玄奘興高采烈的準備叫上孫悟空繼續向西趕路,
卻被李恪強行又留了一日。
李恪以吳王身份留唐玄奘,玄奘不敢不受。
孫悟空打坐修煉,唐玄奘被李靖領著在無極書院遊覽,獨不見李恪。
此時的李恪卻遠在鷹愁澗。
深澗俊嶺,這是一個水清可照見身影的地方。
鷹鳥飛過看見自己的影子以為是同群之鳥,從而投身於深澗內,
這是前世李恪讀小說時給他的印象。
李恪當時讀的時候還納悶,真的有這樣的傻鳥?
如今親臨此地,李恪感慨這水光的澄清,差點以為自己的分身在水裡。
不,不是單單分身,而是會應心而變,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倒影變成另外一副模樣。
竟然變成了自己的弟弟李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