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第14章 死者

馬俊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完成了這一起案件?

毫不留情的殺死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完美掩蓋了來去留下的所有痕跡和證據,再給自己的罪行編造了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寫下一篇有理有據的認罪書,甚至貼心的還留下了相應的證據。

梁安有理由相信,下湖搜查兇器的人確實能找到那把匕首。為了讓它成為鐵證,馬俊甚至可能在常人容易忽略的留下一些自己的指紋,再把其他抓握的地方擦乾淨以謀取最大程度的真實性。

他的計劃的疏漏,很大程度上只存在於兩個方面:放在自己公寓裡供人隨意檢視、但過於想當然的寫下的遺書,以及被人一通電話救下、仍然存活的自己。

以好事者的角度看待後者,梁安只對馬俊醒來後會有什麼反應相當好奇。但作為警察,他還不太有把握能夠完美的撬開這個人的嘴。

他試圖隱藏在虛假的陳述之下的,究竟是什麼?梁安開著的車停在了路上,並且自動開了鎖。

“你最後還是直接叫我出來,是有什麼新的發現?”等在一旁的江秋拉開門坐上車。

電話是一直接通著的——也許這兩人中間有一個不缺電話費,可以隨便花而不心疼。

“別的待會在說。江卓聯絡過你嗎?”

看著江秋坐上車,關上窗。梁安往四周看了看,啟動了車。江秋見他的移動,卻搖搖頭。

“那你現在……”梁安做了個手勢。

江秋低下頭,看著自己扣上安全帶,看不出表情,“沒有任何異常,也沒有監聽裝置,不用擔心。”

梁安放下了心,終於開始進入了正題。

“我們現在去李烈鈞的母校,他高中就讀的學校。舊的校舍拆遷了,全部都轉移到了市區附近,那裡雖然不是他原先走讀上學的地方,但所有資料和教過他的教職工都在那。”

“是臨江中學?”

“怎麼,你也和他當過校友?”梁安當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尋找一個可能回得到回答的話題。

江秋搖了搖頭。

梁安嘆了一口氣,“臨江中學的舊址就在你的那棟別墅的附近。我不知道你……江卓在那件事以後把那裡直接劃到你名下,還做了那些事究竟有什麼用意。但你,我的意思是,儘量別順著他的意思來。”

“我明白。”江秋抬眼但沒看他,盯著窗外飛馳而去的樹木,“所以,你又發現了李烈鈞的問題?”

梁安難得自己被敷衍而不是敷衍別人,嘆了一口氣。

“我之前說找到的那本書的鑑定結果出來了,筆跡寫下的時間大概在李烈鈞的高中時期和參軍時期之中,誤差在前後五年的那段時間。軍隊裡不大可能有條件專門搞這種花裡胡哨的精緻小禮物,都一群大男人,就算給女兵也不見有這情調,高中倒有可能有些年少慕艾。這個說難猜也不難猜,也許物件還是個文藝女青年,甚至可能是同校,同級,同班的同學。這個範圍可是一條很有方向性的線索。”

“你很在意李烈鈞的過去。”江秋獨自下了定論,“但這似乎與兇手無關,那麼這是因為什麼?”

停在紅綠燈的路口,梁安敲了敲方向盤,沉默半晌。

“我一直覺得,這案子太過完美了。”

江秋轉頭看過來,靜靜等他說話。

“從犯罪的角度,李烈鈞是一個完美的受害者。對我們來說最讓人毫無頭緒的就是這種情況,他不出門、不社交,除了兇手,沒有第二個人在他死前的幾天,甚至可能是見到過他。他是一個非常適合在無人知曉的地方死去的人,這種謀殺也大機率不會被發現。”

“網路上即使有自己的圈子,但也屬於遊戲的社交圈子裡的一個標籤化的'大人物',實際上卻是個透明人。即使他幾天不在,也並沒有什麼人覺得不對勁,主動去聯絡他——除了那個滿心遊戲裡的攻城略地想找他幫忙的幫主,但假設我們沒人和他聯絡過,他應該也不會對李烈鈞的消失有什麼特別的反應,這種突然消失在這個圈子裡太常見了,大家都有現實世界的生活。沒人和他交往過深,也沒人會輕易發現他的異樣,甚至發現他的死亡。”

安靜了有一陣,梁安才再度開口。

“為什麼馬俊會選擇這樣一個受害者,他究竟為什麼要殺他。這些問題,讓我一直想不到結論。他們的仇恨說不上沒有,也有類似前例,但無論馬俊還是李烈鈞都不應當扮演著這個角色。他們彷彿是兩個被強行套在完美犯罪框架裡的兩個人,而不是兇手和受害者。”

江秋的視線逐漸轉移,看向窗外。每當意識到自己無法理解這種問題,他就會這樣做。

“到了。”梁安停下車,“走吧,希望我們能得到……我們希望的結果。”

-----------------

城市的另一邊。

醫院的門口都常有往來的人群,但很少有醫院的門前會像這裡菜市場一樣吵鬧。

擁擠的人流在單獨一條人行道里塞不下,已經佔據了半條馬路,甚至連暫時閒置的停車位也不放過——並不是因為這座城市有多少病人,而是有許多病人選擇來到這裡,甚至超出了規劃時的預計。

昱州市第一醫院,這個名字的含金量幾乎和它坐落在的福洲區的名字一樣吉利,讓人信服。生活富足,不差點旅費的病人趕來這裡的原因,還是這裡的醫療條件和資源優越,許多專家醫生的水平都聲名遠揚,讓人放的寬心。

醫院的門口附近有一條小路,通向一個附近樓房建造導致單獨被隔離出來的死衚衕。

比較熟悉這個地方的人常悄悄把車停在這裡,因為離主幹道比較遠,又不是交通經過的所在,沒有太多人走動,也不太有第一次到這裡的人能發現這個小小的‘停車場’。

衚衕的最裡側是建造樓房時和外界隔開的塑膠屏障。屏障的標語前方,灰色的小轎車駕駛座上坐著一箇中年男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