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遲離開潮頭山之後不久,潮頭山有修士帶著綠魚下山,前往那座重雲山。
閣樓那邊,玄機上人看著海面,重新給自己煮了一壺茶。
茶壺在熱水上沸騰,白霧沸騰而起,壺蓋不斷撞著鐵壺,不斷有水花濺出。
雲書道人從外面走了進來,把熱水倒到了茶杯裡,然後才喊了一聲,“師父。”
玄機上人轉過頭來,一雙渾濁的眼睛,看著眼前的弟子,笑道:“是想問問,最後為師到底上了哪條船?”
雲書道人搖搖頭,輕聲道:“我要是師父,肯定也會賭一把的,這樣的人,東洲沒有過吧?天知道他最後能走到哪裡去。”
玄機上人笑問道:“你也覺得他前途不可限量?”
雲書點頭,“師父,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玄機上人沒有回答,只是點了點頭。
“不過師父要是把寶押在他那邊,還是有些風險的。”
雲書道人自顧自說道:“要是再有個二十年時光就好了,那就差不多了,大概那個時候,好像就沒什麼風險了。”
玄機上人笑著搖頭,“說這些胡話,要是沒風險了,那個時候就不叫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了,要知道,做一百次錦上添花的事情,也不如做一次雪中送炭的事情來得有用。”
“就像是過去這些年,為師不知道替多少人看過道途,解惑過,結下不知道多少香火情,但實際上,真要他們來替為師赴死,那就是做夢。”
玄機上人呵呵一笑,聲音裡有些譏諷之意。
雲書道人默然不語。
“要想著那些人真替你赴湯蹈火,只有寥寥三個可能而已。”
玄機上人問道:“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雲書道人想了想,說道:“一個是師父要做的事情,對他們有利,大家在一條船上,才有賣命的可能,第二個是師父握著他們的把柄,讓他們不得不賣命。”
玄機上人不置可否,只是問道:“那若是有大恩於人,難道不報恩?”
雲書道人說,“有恩可以報,但用性命來報,沒有幾個人做得到。”
玄機滿意點了點頭,這才說道:“所以第三個可能,就是幫過的人,本身要是個好人,知恩圖報,而且願意搭上性命那種,但這樣的人,不會太多。”
“所以啊,你不要把任何希望寄託於旁人身上,指望著自己辦不成的事情旁人替你辦,本就是一個極為錯誤的想法。”
玄機上人微笑道:“所以即便上了某條船,也要自己有本事,藉著別人的勢做自己的事情,而並非一味地依靠他人。”
雲書道人點頭道:“弟子知道了。”
玄機上人站起身,“一個沒有野心,但心機城府甚至修道天賦都遠超旁人的年輕人,的確值得賭一賭的。”
雲書道人皺眉道:“沒有野心?”
他不理解,倘若周遲當真沒有野心的話,只怕也不會成為重雲山的掌律吧?
如此年紀,就是一座大宗的第二號人物,這樣的人,會沒有野心嗎?
雲書道人不知道該怎麼說,更不相信。
玄機上人想了想,搖頭道:“換個說法吧,他的野心,不在山上,也不在山下,而是在天上。”
這樣一說,雲書道人便明白了,而且也很能理解。
這樣的人物,這樣的天賦,自然想要在大道上走到最遠的地方,他的目光,理應在那片浩瀚的青天之間。
說完這句話,玄機上人微笑看著自己這個弟子,“你對他有多少信心?”
雲書道人沉默片刻,說道:“他上山之前,弟子只有一分,他上山之後,弟子已經有了七八分,東洲沒有過這樣的人。”
之前周遲做過的那些事情,已經讓他覺得不可能做到了,這一次隨著那個年輕人登山,他才知道,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原來都只是對他們來說做不到而已,對於那個年輕人來說,都是能做到的。
“你已經說過兩次東洲沒有過這樣的人了。”
玄機上人看著他,搖頭道:“但你錯了。”
雲書道人茫然地看著玄機上人。
“曾經有過一個人,比他還要天才,還要了不起,還要走得更遠,兩人要比較,大概就是那句話,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啊。可又怎樣?”
玄機上人平靜道:“他還不是死了。”
“既然他都能死,那麼你覺得他,沒有可能死嗎?”
玄機上人口中的兩個他,肯定不是同一個人,只是雲書卻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另外一個他,到底是誰。
……
……
帝京。
李昭今日走入一座小酒樓裡。
二樓靠窗那邊,有個老人,等候多時。
李昭落座之後,打量四周,有些忍不住的苦笑道:“老大人既然想要相見,怎麼不找個僻靜之處,在這裡,人多眼雜,只怕不是談話的地方。”
身為大湯朝內閣次輔的老大人孟長山倒是對此不以為意,呵呵笑道:“太子殿下這些年也讀過些書,焉能不知大隱隱於市的說法?”
有些時候,越是想要躲避別人的眼光,找個好像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藏起來,就其實越難如願。
李昭一怔,隨即輕聲道:“老大人此言有理。”
豈料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孟長山便啞然失笑,頭髮花白的老人給自己倒了杯茶,“殿下的脾氣太好了些,竟然這種屁話聽了都不生氣。”
李昭微笑道:“老大人是兩朝老臣,當朝的宰輔,又是讀書人的領袖,有些時候說話,旁人當時聽不明白,也不會說些什麼,只覺得自己可能有些愚笨,等回家之後再多想想,要是還想不明白,也不能說是老大人的問題,只能說是自己實在是太笨了,都不配跟老大人說話。”
孟長山笑呵呵開口,“這樣的人,老臣碰到過很多,不少都是學問不錯的後生,沒見到老臣之前,口若懸河,神采飛揚,見到老臣之後,反倒是就畏畏縮縮,說些話,也要揣摩再三,穩妥為主。老臣倒是清楚,無非是覺得老臣有些名氣,又是朝中重臣,所以說話就只好小心一些,但老臣雖然多讀了那麼些年的書,卻不見得都是對的,一些聖賢學問,也有弄不清楚的時候啊。”
“讀書人,尊重前輩是好事,但要是連一點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說,都不敢提,那就很不好了,要是有話都憋著,只覺得年紀大的老王八說的話是對的,那一代接著一代下去,這還有個什麼意思?”
孟長山自嘲一笑,“老臣心中的讀書人,就是要敢說話,要敢為天下先,要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哪怕你位高權重,哪怕你著作等身,錯了就是錯了,不對就是不對,說出來,怕什麼?”
“唯唯諾諾,算什麼讀書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